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宝塔糖haidi
很多60~80后对宝塔糖(也有的地方称它为雪花糖)并不陌生,可以说在当时是家喻户晓了。也许有人会问,宝塔糖是不是象宝塔一样的糖果?是的,它的形状是一个圆锥体宝塔,表面有细螺纹,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食糖和色素,有多种颜色。但它不是糖,它是曾经风靡一时的“食物”,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甜味打虫药。
那个年代,因为物质匮乏,老百姓生活质量不高,吃的东西不那么的健康,卫生方面不够重视,得蛔虫病的人特别多。那些抵抗力差的孩子,肚子里面更容易有虫子。蛔虫在人体的肠道内寄生,和人体抢夺营养。大量的蛔虫聚集在一块,会堵塞肠道,造成肠梗阻。有的蛔虫可以钻到胆囊之中,引起右上腹剧烈的疼痛和黄疸。有的蛔虫可以钻到胰腺,引起胰腺炎;有的蛔虫可以钻到阑尾,引起阑尾炎。因此感染蛔虫的小孩,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患儿常常还会出现烦躁、磨牙,腹泻等症状。得了蛔虫病,即使吃再多的饭还是不长个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发育,因此孩子们的家长,都会定期给孩子吃打虫药,有虫打虫,无虫预防,这样才会让身体正常的发育生长。宝塔糖就这样应时而生了,因价格低廉,效果不错,又适合小孩子的食用,成为了当时驱虫的首选良药。当时有的幼儿园、学校也时常会定期给学生们发宝塔糖吃。
宝塔糖的重要成分是蛔蒿(从中提取山道年,有微毒),主要作用就是治疗蛔虫病。茴蒿是适合北极圈内特有的耐寒冷的药用植物,当时我国没有这种植物。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和苏联是友好国家,从苏联引进了20克茴蒿种。在山东潍坊一家农场试种成功,后推广种植。当时苏联还援助了生产宝塔糖的机械设备、专业人员,生产出大量的宝塔糖。到了六十年代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技术人员和所有的设备。我国的科技人员,经过自行研究掌握了提取技术,按照一定的比例成分研究出了宝塔糖。
宝塔糖不是很甜,但是比起药来好吃多了!小时候明晓得这是打虫的药,但是就是非常喜欢吃!每年都会定期从家中或学校得到宝塔糖,那时的我们把宝塔糖是当糖吃的,只要拿到宝塔糖就会高兴的手舞足蹈!有时我还会把宝塔糖“节省”下来,偷偷地拿去和小伙伴换其他吃的零食或者橡皮筋、卷笔刀啥的。如果哪位小朋友真的得了蛔虫病,我们就会极其羡慕,他又有宝塔糖吃了。
我记得我有个小学女同学长的特别瘦,不见长肉,怀疑肚里有蛔虫,三个月里家长给她吃宝塔糖二次打虫!我们同学还很羡慕她有“糖”吃了!后来听人说宝塔糖不能吃过量,也不能频繁吃,有毒性的,这位同学家长于是停止了给女儿吃宝塔糖。
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里没有发宝塔糖。因为一年一次打虫已成为一种习惯,我就去药店买宝塔糖。那时,药店里的药剂师告诉我说,我已不适合吃宝塔糖了,给我推荐了“肠虫清”。到了上班以后,自己买过二次肠虫清服用过后,直到现在再也没吃过打虫药,也没有再和宝塔糖接触过。
随着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卫生条件的巨大进步,蛔虫病的感染率大幅度下降,得蛔虫病的人越来越少。也因为蛔蒿在我国种植存活下来特别不容易,所以就没人去种植它了。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这种宝塔糖就被禁止生产了。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品质优良,效果很好的驱虫药,国家已经找到了更好的药材来替代,现在的蛔虫药已经换成了盐酸左旋咪唑,同样可以起到杀死蛔虫且对人们的伤害更小。由于社会环境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人们都养成了饭前便后勤洗手等习惯,也注重饮食卫生。现在基本上都不会得蛔虫病,也根本无需吃打虫药。不过,宝塔糖在当时对预防和治疗蛔虫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在药店虽说还是可以买得到宝塔糖,但已不是我们当年那个特殊味道的宝塔糖了。
配图来源:网络
鸣谢:海弟女士赐稿分享!
海弟女士热文?我的公益之路?杨树浦路,我童年的摇篮?童年轶事?永逝的友情?天赐吾女?我记忆中的“野果”零食?泡泡糖之恋?侨汇劵中的念想?话说馄饨和饺子?从心出发爱无止境?我和新雅半成品菜的故事?冬天里的美食?火车往事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