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因生后头面部及四肢末端青紫10分钟于2月7日收入儿科。入院后即入暖箱,并进行抗感染、纠正缺氧等治疗,生后不足24小时出现黄疸。2月8日,儿科正值大查房,发现患儿黄疸加重。因患儿母亲血型为O型,患儿血型为A型,主治医师丁瑜考虑患儿为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黄疸,即ABO溶血症,即刻下达医嘱:急查网织红细胞,输注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即刻光疗促进胆红素排泄。
当即联系检验科到病房为患儿抽血化验,药房及药库及时联系协调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药品,患儿于下午2点成功输注相关药品,4点输注完毕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当晚患儿黄疸即有明显好转。
随后,患儿经过两次光疗后于今日好转出院。
什么是溶血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主要是由于妈妈对胎儿的血液产生抗体,而抗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中,破坏胎儿的红血球,造成胎儿产生贫血的现象。出生后因为胆红素的量太多,便形成了黄疸。与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产生的黄疸不同,刚出生时就有严重的黄疸,有可能会发生脑性麻痹和幼儿听障等后遗症。
如果准妈妈是O型血,准爸爸是A型血、B型血或AB型血,就会有ABO血型不合的可能。新生儿出生后要严密观察黄疸出现时间,一般第2~3天,严重者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并要注意黄疸加深速度,如胆红素浓度过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胆红素脑病,以后影响智力,所以ABO溶血病要及早治疗。
需要说明的一点,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宝宝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所以爸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
文字:徐艳
编辑:于杰
咨询00
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