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华青来自华青大夫为《青囊》一书的供稿
《专药提高临床疗效的利器》,分为四次编辑发送。
专药在临床见有针对性的症状、疾病和病理因素可以单独使用,这与单方使用是一致的。比如,可以单用金钱草泡茶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单用黄连治疗湿热痢疾。但专药也有寒热温凉的偏性,某些专药还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现代临床使用专药多配合其它药物组成方剂。专药配用其它药物其实就是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用其它药物来提高疗效或者监制专药的偏性或毒性,也可以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专药来提高疗效,同时也避免专药的毒副作用。
举例
举例来说,茵陈是治疗黄疸的专药,临床遇见黄疸时,我们需要收集患者的全面资料,分析他是阳黄还是阴黄,如果患者黄疸色鲜明,兼有发热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我们诊断为阳黄,用茵陈为主药,配用大黄、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这就是茵陈蒿汤;如果患者黄疸颜色晦暗,兼有脘腹胀闷,食欲减退,神疲体乏,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濡缓,我们就诊断为阴黄,用茵陈为主药,配白术、附子、干姜等以温化寒湿,健脾退黄,这个方剂叫茵陈术附汤。
黄连是治疗痢疾的专药,临床碰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赤多白少,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我们诊断为湿热痢疾,有时单用黄连还觉得力度不够或者对痢疾伴随的腹痛、里急后重症状效果有限,这时需要加用黄芩清热燥湿,芍药缓急止痛,木香、槟郎行气导滞,这就是芍药汤;如果是下痢赤白粘冻,或下鲜血粘稠,伴有心烦,口干口渴,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我们诊断为阴虚痢疾,可加入阿胶、当归等养阴和血,方名驻车丸;如果是慢性痢疾,腹痛绵绵,下痢稀溏,时夹少量粘冻,伴饥不欲食,四肢不温,舌红,苔黄腻,脉沉缓,我们诊断为寒热错杂的痢疾,可配合黄柏清热燥湿,干姜、附子、细辛等温脾祛寒,乌梅涩肠止痢,这就是乌梅丸。
必须大剂量
专药在方剂中大多处于主导地位,基本上都是方中的主药,所以多数情况下专药用量一般都比较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专药针对性的作用,提高临床效果。如果专药用量和其它的药物没有什么差别,也就不成其为专药,期待的效果也很难实现。专药必须大剂量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专药发挥效果的关键,后面我会用具体的真实病案来说明。
如何避免副作用
专药的用量经常超出中医教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用量,这样产生了有关医生执业安全方面的问题,已经有著名的中医人士在呼吁解决这个问题。教材和药典有关具体中药的用量规定都很保守,已经远远落后于临床实际。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教材和药典参照的是药物的通常习用量以及西药用量规定的方法,如根据所谓药物中某些有效成分的含量或者有毒物质的含量得到的。实际上中药的临床应用和西药是有极大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配伍、煎煮、服法等方法,发挥药物的功效,避免毒副作用。典型的如附子,教材及药典规定剂量是3-15g,但在回阳救逆或治疗阴寒较甚病症时,火神派医生常常用至上百克,最大报道有用至g的。为防止附子中毒,临床常配伍大剂量生姜和甘草、加长煎煮时间(先煎3-6小时)减轻其毒性,同时发挥其专长,实践证明这样使用是安全的,临床效果又好。又如白术,教材、药典规定剂量是5-15g,但用于通便时必须在60g以上才有卓效,如果担心有壅脾副作用,可以通过配伍理气药来解决。
应用方法
专药的应用方法我把它分成三种:
1根据症状第一种是根据症状用专药,我称为“辨症用药”,有是症,用是药,比如:患者出现了腿脚抽搐拘紧难伸的症状,我们就可以考虑使用木瓜。出现颈项拘紧不舒,就要加用葛根。头痛就可以考虑用川芎。患者有大便秘结不通,就可以考虑用大黄。
2辨病用药第二种是根据疾病用药,我称为“辨病用药”,这里的“病”主要是西医诊断的疾病名,如诊断为扁平疣就可以用薏苡仁;诊断为肺脓疡就可以用金荞麦。
3根据病理第三种是根据疾病病理因素来用药,如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可以加用金钱草以利胆。胃下垂的病人是平滑肌松弛,可重用枳实以兴奋平滑肌,使下垂的胃复位。
无论上面那种方法都不要,也不应该忘记是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使用专药,即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专药,或者是在使用专药时加用辨证施治的药物。只有这样用药才是中医的方法,否则就沦为跟西医一样了,效果也就好不了。
专药
医案
蒲公英治疗慢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案
▽
王女,38岁。患者是浙江温州人,年4月来深圳参加一个活动遇见我,她就向我咨询说,她患慢性胃炎已经10来年了,西药的三联疗法、中药等都吃了很多,症状时好时坏,每年体检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都是阳性,你有没有什么办法?我说你的病没有治愈的根本原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没有控制,只要完全杀灭了幽门螺旋杆菌,你的病就可以好。病人说我都吃了好多抗生素了,为什么还杀不死?我说,有可能是那些抗生素都已经耐药了。病人又问,那就没办法了吗?我说有办法,我给你用中药专药专杀幽门螺旋杆菌,你只要坚持吃一段时间就可以转阴。病人说,那么好,那赶快给我开方吧。我就当即写了蒲公英g,每天开水泡当茶喝,连用两个月。患者拿到处方很疑惑的望着我,就一个药,这么简单,能行吗?我说,试试就知道,反正很便宜,也不难喝。2个月后你再查幽门螺旋杆菌,看什么情况。2个月后,患者拿着胃镜检查单兴冲冲的来找我,只见报告上写着:胃粘膜正常,HP-(幽门螺旋杆菌阴性)。
蒲公英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显效我已记不清是在什么书还是中医杂志上看到的,由于这种病人很多就有意在临床中试验,果然效果很好。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清热解毒,善于消痈散结。《本草新编》说:“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在清热解毒药中是一味疗效好又不伤正较为平和的药物,我在临床常大剂量使用。用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既可以单用,更多的是加入辨证施治的复方中,久服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
鸡屎藤治疗小儿积滞案
▽
许女,6岁,年5月由妈妈带来就诊。妈妈说我这个小孩不爱吃饭,人瘦得很,咳嗽也有2个多月了,吃枇杷止咳露、蛇胆川贝液等也没有效果,你给看看。我问,以前是不是喜欢喝冰冻饮料、冰激凌、各种零食之类的?妈妈说是的,但现在已经不让她吃了。再仔细了解到,小孩虽然不爱吃饭,每餐只能吃一小碗,但喜吃油炸香口的东西,平时出汗较多,精力较差,经常喊累,大便干结,2-3天解一次,咳嗽以晚上和早晨较多,痰白色,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数,按压腹部有膨胀感。考虑为脾胃虚弱,痰湿积滞,用六君子汤加味。鸡矢藤2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焦三仙各8g、使君子10g、炙甘草5g、法半夏8g、陈皮10g、紫苑8g、款冬花8g。三剂,水煎服。三天后复诊,咳嗽已经好了,精力也有好转,大便还是干结,舌苔厚腻稍退。续方:鸡矢藤30g、白术30g、枳壳10g、焦三仙各10g、使君子10g、鸡内金6g、扁豆10g、陈皮6g、薏仁15g、甘草5g、炒莱菔子10g。五剂。电话随访一个月,妈妈说服完5剂药后,吃饭能吃一碗了,大便通畅,基本上每天解一次,人也长胖了些。
小儿厌食现在比较多见。由于独生子女多,生活条件较好,娇生惯养,平素肥甘厚味,零嘴偏食,烧烤冰冻食物肆意恣食,造成了很多儿童慢性消化不良,其主要表现就是厌食便结,肢瘦腹大。从中医角度看,基本上属于积滞内停,有的兼有脾虚。本案患儿开头还有咳嗽,这种咳嗽也是食滞导致,单纯治咳效果不佳。我首先根据她有精力差、易汗出的脾虚表现,又有腹大肢瘦、厌食便结的积滞症状,健脾与消食并治,重用鸡矢藤。在咳嗽和脾虚好转后,重点进行消食导滞,虽然仅仅服药8剂,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鸡矢藤,又写作鸡屎藤,因其叶揉烂有似鸡粪臭味,故名。
鸡矢藤治疗疳积来源于民间验方,可以研粉冲服,也可以入煎,有健脾消食,行气消胀的作用,凡见小儿厌食腹大,属于积滞内停的皆可用之。如果单用需服用较长时间,也可以配合鸡内金、焦三仙等其他消食药同用。
更多华青大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