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宝,
您有怎样的育儿问题,
都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
医院
儿保科将给您最专业的回答!
蜜柚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是要停止母乳喂养吗?母乳性黄疸一般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的呢?我儿子黄疸,朋友说有可能是母乳的原因,我也没有乱吃东西呢,怎么会这样!
玛丽亚儿保科主任董然
母乳性黄疸是指与母乳喂养有关的特发性黄疸。临床主要特征:新生儿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但无其他全身症状,足月儿多见。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
1
新生儿黄疸常见,但不代表就正常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现象,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约有80%肉眼可见黄疸,新生儿出现黄疸,应辨别是正常情况下的生理性黄疸还是不正常情况下的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但极少数患儿可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听力异常,甚至引起死亡。
很多家长对黄疸的危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常识,自己家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越来越好看,对孩子皮肤发黄,出现“渐变色”也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甚至往往是在宝宝出现嗜睡、拒乳、惊厥等表现时候才来就诊。
医院为例,在我工作的这10年间,也诊治了一些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需要换血治疗的患儿,有些医院处理不了转诊来的,不幸的是他们就诊实在太迟,有几个宝贝虽然我们尽力抢救,但是依然留下不可挽回的后遗症,其实如果他们早一点就诊,结局会完全不同,父母一时的疏忽大意,影响的是自己和孩子的一生,让朱医生觉得异常痛心。
对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经济的干预,既能大大避免胆红素脑病发生,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在这个问题上,单靠医生努力是不够的,父母们如能早期识别且尽快带宝宝就医,就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新生儿黄疸是什么?
新生儿黄疸指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黄疸主要是由于血胆红素浓度增高引起。
变黄先是从头部开始,一般轻者限于面部、巩膜(眼白)黄染,然后向下延至胸部、腹部和下肢。一般来说如果胸部和腹部皮肤发黄,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3
生理性黄疸需要治疗吗?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特点所致,除外各种病理因素的黄疸,其特点如下: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消退较慢,可延长到2-4周;
胆红素数值:
足月儿不超过.6umol/l(12.9mg/dl),
早产儿不超过.5umol/l(15mg/dl);
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一般足月儿约2周,早产儿约4周可自行消退,正常喂养即可,提倡纯母乳喂养,天气许可情况下可适当户外活动晒晒太阳(但避免太阳直晒暴晒)。
4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胆红素数值:足月儿超过.6umol/l(12.9mg/dl),早产儿超过.5umol/l(1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未消退;判断标准还包含胆红素每日上升高度,由专业医生进行,在此不做具体介绍;
出现上述三点之一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
溶血:如母亲和新生儿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蚕豆病即G-6PD缺乏症引起的溶血;头颅血肿等引起的血管外溶血;严重感染如宫内感染导致的黄疸;先天畸形如先天性胆管闭锁,还有一些遗传代谢病等。(图文归原创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关于宝宝健康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