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监局年8月31日终于正式发文,叫停了茵栀黄注射液对于新生儿的使用。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公告截图
附件截图
???一桩悬案终于结了。???
不管副作用如何,茵栀黄作为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首席药方,能够横行这么多年,内在原因如果深究起来,也是没完没了的事情。这次药监局彻底打脸,态度明确,也算让之前对此药方存疑的人们,有了掷地有声的反驳理由。
这份发文对不少妈妈来说,已经迟了。因为很多孩子刚出生时都已经服用过茵栀黄,时间有限不想看全文的妈妈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看吃了茵栀黄孩子体质差该如何补救?如果想系统的了解,可以听小和妈妈慢慢唠: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新生儿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胆红素就是红细胞死亡后的尸体,小宝宝刚出生,肝脏功能发育的还不太完善,无法完成全部胆红素的代谢,累积在小婴儿体内,少量的话问题不大,顶多皮肤发黄,难看点,多的话因为其有毒性,有可能损伤脑神经,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
常见的新生儿黄疸有哪些?
生理性黄疸特征:
1、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
2、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
3、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4、黄疸部位多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病理性黄疸特征:
1、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
2、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
3、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
4、黄疸程度除面部、躯干外,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
备注说明:dl是一个容积单位(1L=10dL)
母乳性黄疸特征:
1、常在宝宝出生后4-14天出现;
2、一旦停喂母乳3-5天后,黄疸就减退,若再开始母乳喂养,黄疸又会重新出现,这期间宝宝无其他异常情况;
3、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长,有的可长达1-2个月,但通过化验可与肝炎区别开。
否定了茵栀黄,还可以做些什么?
茵栀黄是一种中药合剂,经常被用于退黄治疗。市面上的茵栀黄主要有注射液、口服药、颗粒三种类型。虽然药监总局只明确标明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但建议口服颗粒也不要再用了,因为药物的性质原理都是一样的,这点文末会说。
1、多喂养
生理性黄疸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只要宝宝吃的睡的好,大小便颜色正常,过了高峰期,黄疸便会自行消退。
如果不放心,可以适当让宝宝多吃些,促进代谢,加强胆红素的排出。如果因为胆红素的存在让黄疸的新生宝宝非常嗜睡,那就不能由着宝宝睡,否则越睡越不吃,越吃不到越嗜睡,会形成恶性循环,一定要尽量的喂,隔3小时左右喂一次,保证每次喂饱。
2、光照疗法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用特定波长的一种光线照耀宝宝全身皮肤,让皮肤上的胆红素分解成水溶性的,最后随尿液排出而不需要通过肝脏代谢。
通常是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
3、换血疗法
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因为有一定排异性的问题,所以不到特别危急的时候是不会用这种方法的。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
一般来说不必,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无害的。因为宝宝的肝功能本身是正常的。
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营养品,为使宝宝得到必需的营养,可采取多次少量的母乳喂养的方法。母乳性黄疸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重时应该停用母乳,改用其他配方奶。
母乳暂停期间,可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证乳汁持续分泌,等宝宝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一般来说,随着月龄的增长,黄疸可逐渐消退,对宝宝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不必过于担心。
民间偏方治黄疸不靠谱
网上,包括很多不正规的育婴机构、月嫂中心会提供很多治疗黄疸的民间偏方,比如给孩子多喝水,尤其是葡萄糖水,多晒太阳等。这里统统不建议,多喝水会导致婴幼儿体液的电解质紊乱,并且耽误奶的摄入,对治疗黄疸无显著效果,晒太阳理论上可以退黄,但是太阳中的紫外线很强烈,晒多了宝宝们一样承受不了。
茵栀黄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茵栀黄口服液的原方组成是三味药:茵陈蒿﹑栀子和大黄。茵陈蒿汤被“中西医结合”,中药西制成了口服液之后,还在原方之中增加了一味寒凉药“金银花”。在8月31日,药监局下文之前,被西医移植广泛用来治疗新生儿黄疸,并且被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治疗手段。
茵栀黄口服药的四种成份全部属于寒凉药。这就合理解释了一些婴儿在服用了茵栀黄口服液之后首先会出现绿色腹泻,新生儿的绿色腹泻就是属于寒性腹泻。所以很多宝宝黄疸消除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脾胃弱、反复感冒、腹泻等症状。
想补充一点,直至现在,百度百科对茵栀黄口服液的不良反应、药品禁忌仍写着“尚不明确”,仍然显示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到现在还不更新,我只能对百度呵呵哒了。
吃了茵栀黄孩子体质差该如何补救?
1、艾灸治疗
艾灸具有极强的温阳散寒功效,对于体质虚寒或寒气滞留体内的孩子来说再适合不过,需要注意艾灸时间不宜过长(5分钟左右)不宜过旺,以免引起上火。
2、小儿推拿保健
推拿是天然的绿色疗法,能通经络,和气血,平阴阳,特别对于脾胃虚寒,脾胃虚弱有着独特的优势,对于由于服用茵栀黄造成体质虚寒的孩子推拿可以作为长期保健,每周推拿2-3次,有利于孩子体质提高。
3、饮食护理
平时的饮食尤为重要,应减少或杜绝冷饮,少吃寒凉水果比如:西瓜、梨等,寒凉的食物比如绿豆等等,因为孩子体内的寒气已经深入脏腑,需要的是把寒气逼出来,如果再食寒凉,无异于雪上加霜。
和妈有话说: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次事件就讳疾忌医,对医生的治疗方案都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孩子出现异样,我们医院,找专业医生有针对性的治疗。我们自己平时也要多留心,多累积知识,对婴幼儿入口的东西,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民间药方、月嫂推荐的东西保持谨慎选择的态度。
为了孩子,一切都可以变得更专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