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d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
母乳性黄疸如何治疗
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奶量以ml/kg.d计算。暂停母乳期间,应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同时给予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鼓励多次少量喂奶,增加患儿大便次数。严重者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母乳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一般说来,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要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因很少引起核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μ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μmol/L时则加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患儿就诊时不管黄疸多么重,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多高,也不必换血治疗,因为黄疸完全可以通过光疗和停喂母乳加以控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