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饮食 > 茵栀黄去黄疸别再被骗了

茵栀黄去黄疸别再被骗了

发布时间:2017-9-7 14:46:13   点击数:

茵栀黄,相信很多妈妈都不陌生,在孕妇溶血和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医生有且只会开的神药!蕊妈怀孕的时候也‘被’吃过,然并卵,溶血并没有改善

那么,什么是茵栀黄?

茵栀黄指茵陈、栀子、黄芩三种植物。药剂有注射剂和口服制剂两种。但是,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连续两年发布修订公告。

因茵栀黄注射剂曾致新生儿死亡,年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特发公告禁止注射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孕妇。今年8月21日,CFDA又对茵栀黄口服制剂的说明书进行修改,明确了该药制剂会引起腹泻、呕吐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并要求脾虚大便溏者慎用以及建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者慎用。

新生儿因茵栀黄致死或者产生不良症状的数不胜数,但是因为茵栀黄是中药,所以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有效果,并且副作用极少,但是,药食监却在这个时候给出了最权威的认证!

别再给宝宝服用茵栀黄了!

茵栀黄自己的说明书里强调的是急性肝炎,而在国际的新生儿科学领域里,没有用茵栀黄降黄疸的科学证据;而茵栀黄也没有确切可以降低胆红素达到退黄疸的作用的说明。相反,茵栀黄的副作用非常明显:   

1、影响新生儿的消化道功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2、因为腹泻,易促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导致宝宝婴儿阶段常常腹泻,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3、其药物说明提出: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药品禁忌尚不明确;

4、易诱发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宝宝发病。

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新生儿血中胆红素增多而发生黄疸。由于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所以称为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更为复杂,大多数都有其他病症而引起

1.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

2.新生儿败血症。

3.新生儿溶血症。

4.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

5.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

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一般会自行消退,症状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吃喝拉撒都比较正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家长不必担心。而病例性黄疸,出生2-3周后都不会消退,还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黄,大便色发白,尿色黄。全身症状重症黄疸时可发生,表现反应差、精神萎靡、厌食。肌张力低,继而易激惹、高声尖叫、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肌张力增高等。病理性黄疸严重的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损害,引发永久性后遗症,如:智力低下、听觉障碍、耳聋、脑瘫等。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症、胆道畸形等。这种情况需要及早就医治疗。

所以,茵栀黄根本不能解决黄疸问题,无论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

那么,黄疸该如何调理呢?

1.首先要通过验血确证黄疸为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

2.如果是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建议让宝宝多吃,多吃多拉会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加快黄疸的消退

3.如果是病例性黄疸,一定要及时就医,查出病因,根据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所颁布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该共识推荐:(1)进行光疗;(2)换血疗法;(3)药物治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或者白蛋白。美国儿科学会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与中国指南一致。

注意事项

如果宝宝已经服用了茵栀黄制剂,那么可以适当给宝宝服用益生菌,避免因茵栀黄引起宝宝肠胃功能紊乱,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多资讯,敬请







































鍖椾含涓撲笟鐪嬬櫧鐧滈鍖婚櫌
鍦ㄥ寳浜摢閲屾不鐤楃櫧鐧滈姣旇緝濂?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s/60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