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由艳艳丽丹共同整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转到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如果您希望转载到自己的平台,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提前告知。感谢您对我们辛苦码字的尊重和理解!崔玉涛“带孩子看病N个误区”厦门讲座(下)笔记精华+门诊故事如何理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最佳治疗VS适宜治疗什么是最佳治疗?我们家长都爱最佳治疗。有些看似病治好了,但有副作用,很多治疗都属于最佳治疗,比如,发烧就吃抗生素,后患无穷。什么是适宜治疗?就是疾病痊愈过程虽然慢,但是预后良好,不会引起远期的健康问题。↑这里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场的家长,你们家孩子有过敏湿疹的举手。(现场许多人举手)。好的,那么你们做父母的自己有过敏史的举手。(现场有部分人举手)。好的,那么你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那一辈有的过敏的举手。(现场几个人举手)。是的,大家发现了吗,过敏湿疹并没有翻倍地增加。那是什么引起的呢?有人说雾霾。好吧,你说是,反正雾霾也不会说话。但,是不是呢?不是!引起过敏的三大原因1配方奶粉谁家孩子早期吃过配方奶的?一定会极大地提高过敏机率,或者说一定会有过敏!这个,奶粉公司会告诉你吗?不会!他们会告诉你,孩子出生要吃奶粉,不然会黄疸;黄疸了会告诉你,要停母乳;你没奶,再不给孩子吃奶粉,孩子就傻了……等等这些。母乳最好,母乳才是孩子防过敏的最佳食物。第一口奶,就算妈妈肉眼看不到有乳汁分泌,也应该让婴儿第一口吮吸妈妈的乳头,建立健康的生态的肠道菌群;到6个月添加辅食前,应该全母乳喂养。所以,我的讲座是不许有奶粉商赞助的!(此处全场响起热烈掌声)。你们告诉我,外面(展会)大门那里是不是有奶粉商的广告?有,是吧,还好几个,所以我是从另一个门进来的,我不想看到,而且他们知道的话,应该不会让我上来吧。门诊故事5我见过一个孩子,才2岁多3岁,对小麦过敏,他出去餐厅都会闻一闻面包,然后说:“这个我不能吃,我会过敏。”我对他的妈妈说:“你知道你的孩子很可怜吗?”这么小的孩子因为过敏,要变得这么“懂事”。小麦是怎么过敏的,正常情况下,小麦很难过敏。妈妈说她也不知道,她给孩子添加辅食也很谨慎。但是孩子是吃配方奶长大的。你知道配方奶中百分之多少的成分来自于牛奶吗?只有40%。那另外是什么的,小麦粉、大豆等高致敏原成分,还有极其不健康的棕榈油。就算进口奶粉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只要孩子出院体重和出生体重相比,不少于7%,就应该坚持母乳喂养!过早地接触各种过敏源,以及添加剂,孩子长大能没有障碍吗?请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2频繁使用消毒液家里有84消毒液、消毒水、消毒纸巾的,举手让我看一下。这又是一个误区,家长说,消毒不是很好吗?频繁地消毒,过度消毒,就会过于干净,会让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正常的细菌,不利于孩子正常免疫的建立。另外,孩子吃手,有的家长爱给孩子用消毒湿巾擦手,消毒湿巾确实可以消灭一些细菌,但是这些细菌和消毒的颗粒是残留在手上的,孩子吃手,就又吃进去,影响到健康。3爱用抗生素有的家长看病就喜欢建议医生开药,抗生素吃一吃。只有细菌感染才需要吃抗生素,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是没用的。乱服用抗生素的后果也很严重,孩子产生耐药性,还有过敏症状。全身治疗局部治疗VS这个我们家长都知道,选择局部治疗,顺序是这样:——雾吸——口服(服药时间)——肌射(很少使用)很多人都觉得肌肉注射,就是“扎针”嘛,但是不是这么简单,这是有风险的,连接种疫苗都是有风险的。能口服能外用能雾化,不要肌射。国外连拔牙都是一个小手术。国内则很容易接受。——静脉(利弊平衡)我经常去国外开会,和外国的同行交流,但是有两个问题,让我非常难以回答。一个就是为什么中国的输液率那么高了,有时都看到打着点滴在逛街。输液被国人广泛接受是一个灾难,输液会有颗粒进入人体,门诊发烧90%都是病毒,但是却采用输液。另一个让我难以启齿的,就是中国人为什么都缺钙?孩子受惊是缺钙,孩子枕秃是缺钙,孩子长牙慢是缺钙,孩子走路晚是缺钙,什么什么都是缺钙。这个我回答不上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VS先问一下在座的家长,最近孩子有没有生病的?(前排家长发言说孩子生病了)好,那吃了什么药?(家长说不清楚,只记得药名的一部分)这位家长的回答很有代表性。首先,家长带孩子看病,要记住你们给孩子吃过什么样的药。有的家长说:“黄盒的!”我哪知道黄盒的是什么啊!还有的反问我:“红水的啊,你连这都不知道?”我还真不知道。麻烦家长们记住你们给孩子吃了什么药,或者把药瓶带上,拍个照片也行。药物使用原则1阅读药物说明书;经常在门诊,家长抱着孩子来看病,说吃完药孩子怎么怎么了,我说这种药物反应说明书上都有写啊,家长说没看。药物说明书不是药理说明书,是写给用药人看的。请大家认真看一看,有很多重要的信息。2正确理解新药;有的家长看药物说明书,不良反应、副作用很长,有的满满一页,他不敢用了;有的药,只有一行:副作用不清,他倒是觉得挺好。我来告诉大家,“副作用不清”千万别用。越是老药,副作用写得越清楚,越多,只是说明发生过、有这些风险,但那已经是很小比例,或者相对安全的了。如果一种药,发生副作用的机率相对高,这个药就淘汰了,不会轮到你家孩子吃了药来发现这么多副作用。医院,有家长说:“怎么开来开去就那几种药,没有新的吗?”除非疾病以前没有对症药物,现在被研发出来了,否则都不应该当小白鼠使用新药,别盲目追新药。3了解药物作用;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用退烧药?让孩子体感舒适,防止高热惊厥,现在不叫高热惊厥了,叫热性惊厥。退烧药只是暂时的,不治原发病,所以孩子发烧会反复。发烧不会烧坏脑子,除非本身就是脑膜炎。热性惊厥要看是否孩子父母有热惊史,如果有,孩子的良性热惊会反复出现。想要退烧,是要通过皮肤蒸发水份实现的,所以要多喝水。有的家长说我孩子刚开始发烧的时候吃退烧药有用,后来几天都没什么效果,是不是有耐药性了?不是,是孩子后面几天水份摄入不够,没有足够的水份来蒸发。4知晓不良反应。所有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比如有些药物可能导致腹泻,嗜睡,不要使用不良反应不明确的药物。症状变化——疾病过程1、疾病过程中的症状变化明确见好的标志;明确加重的迹象;)明确加重的迹象。)明确家中明确2、同一症状变化3、不同症状变化例如,发烧时出疹子,医院;热后出疹子,不用着急,婴幼儿急疹。治疗方案依从关系VS1、治疗依从性2、疗效有效性这里问问大家,如果你家孩子发烧,第一天去看了个医生,医生没给你开药,让你回去观察,第二天孩子又烧了,那你是去看昨天那个医生,还是重新看一个医生呢?很多家长都会换一个医生看,觉得昨天那个医生没水平是吧。但是我不建议这样,为什么?你换一个医生,还是一个新的,他并不了解你家孩子昨天的情况;反而是看同一个医生,医生昨天看过你家孩子,做出了判断,今天再看到,他会知道症状的变化。对,有的家长说了,医生记不住我家孩子啊。那你可以这样跟医生说:“医生,昨天您看过我家孩子,今天我第二次来了。”不多说,不说“医生你给我好好看看”。“第二次来了”,就这句话,医生听了能不有压力吗?哦,昨天看过,今天病症有变化了。如果第三天,你还去看他,他会不会更重视?会的。我见过有孩子生病5天,换医院看过5个医生的,每个医生都是第一次见到孩子,这样医生并没有更了解孩子的病症发展。国外有“家庭医生”,就是希望孩子一直追随一个医生。如何
崔玉涛ldquo带孩子看病N个误区
发布时间:2020-11-7 22:43:27 点击数: 次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xwdt/医院订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