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瘫?
小儿脑性瘫痪(pediatriccerebralpalsy)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
医学上解释为:由各种原因造成的发育期胎儿或婴儿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运动功能受限。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
通俗来说,宝宝出现无法抬头、翻身、抓握等身体行为障碍,或者语言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肢体不对称以及姿势异常等状况时,就要考虑是否有脑瘫了。
什么情况下会造成脑瘫儿呢?
很多孕期相关的危险因素会被认为和脑性瘫痪的发生有关。
主要有产前服药、胎盘问题、脐带绕颈、分娩过程、产后脑损伤等情况下,对胎儿大脑造成的损伤。
虽然近30年来产科和新生儿医疗保縫有了极大发展,但脑性瘫痪的发病率未见下降。目前认为是胚胎早期的发育异常,主要来自受孕前后孕妇体内外环境影响、遗传因素以及孕期疾病引起胎膜羊膜炎症等。由此看来,一个健康宝宝的诞生,一定是来自宝宝妈妈以及亲人们的悉心呵护和注意的。在此为我们伟大的母爱点个赞吧。
敲警钟!如何预防脑瘫儿呢?新妈妈、二胎妈妈们注意看咯!
1、孕期注意事项
主要指孕妇在整个孕期避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注重孕期营养,积极配合医生定期产检、积极治疗孕期伴发病;
确保安全生产。
2、婴儿的正确保护和喂养
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
鼓励正确的母乳喂养;
为婴儿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生长过程中出现高热的情况,及时就诊;
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应注意脑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