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预防 > 大胸和小胸,谁更容易得乳腺癌这道题的答案

大胸和小胸,谁更容易得乳腺癌这道题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1-12-18 19:59:38   点击数:

▲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和胸部大小无关。

编者按+

提到“乳腺癌”,很多人的反应都是:胸大才容易得乳腺癌,我胸小,就不用担心了!除了“胸大”和“胸小”,很多传闻中“更容易得乳腺癌”的情况,比如喝豆浆、穿带钢圈的内衣等,都不是真正的乳腺癌高危因素。

本文来源:腾讯医典她知(ID:TXydtazhi)

审稿专家:

齐立强中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跟胸部大小有关吗?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胸大不会更容易得乳腺癌!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和胸部大小无关。

乳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胸部脂肪的多少。而乳腺癌主要是发生在乳腺组织上,乳房上的脂肪组织并不会产生癌变。

除了“胸大”和“胸小”,很多传闻中“更容易得乳腺癌”的情况,比如喝豆浆、穿带钢圈的内衣等,都不是真正的乳腺癌高危因素。

真正的乳腺癌高风险人群,有一些特征可能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不信可以做做下面几道题: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都高。

爸爸和妈妈都属于一级亲属,一级亲属患乳腺癌会让女性的患病风险增高。

(是的,男性也有乳腺,也有得乳腺癌的风险。)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小美。

血缘关系越近,遗传的风险可能会更高。

小美的妈妈的妹妹,属于小美的二级亲属。二级亲属包括一个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伯)、姑、姨、舅。

小方的外婆的妹妹,属于小方的三级亲属。三级亲属包括外祖母的兄弟姐妹以及舅舅和姨母的子女等。

乳腺癌遗传高风险的标准,参考如下:

有血缘关系的一级和二级亲属里有≥2位乳腺癌患者

有血缘关系的一级和二级亲属里有≥1位双侧乳腺癌患者

父系或母系里有≥1位卵巢癌患者

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里有≤45岁的乳腺癌患者

父系或者母系里有≥1位成员同时患乳腺癌及其他癌症(包括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家族里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只要符合以上任意一条,就属于遗传高风险人群[1-3]。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都高。

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5岁,患乳腺癌的风险都会增加。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都高。

生育年龄也可能影响患乳腺癌的风险:第一胎生育晚于35岁,40岁后还不生育,都可能让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小丽患乳腺癌的风险可能更高。

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超过12个月,患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会降低[4]。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都高。

肥胖、饮酒,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肥胖”的标准为BMI大于30,圆圆已经属于肥胖人群。在较高的BMI范围(25至50kg/m2)中,BMI的增加会导致患癌症的风险升高[4]。

琦琦爱喝酒,和不饮酒的人相比,每天饮酒的酒精量达到20~30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不饮酒的女性高出20%[5]。

做完上面的题目不难发现:

乳腺癌有一些先天性的、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比如家族史、月经史等等。也有后天的,和个人选择有关的因素,比如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合理饮食、早点生娃、母乳喂养等。

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临床证明能“有效预防乳腺癌”的手段。

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下列情况中,你有任意一个,那么可以认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较强家族史

月经史长

首次生育年龄晚或不生育

肥胖

饮酒

放射线暴露

非典型性乳腺增生和小叶原位癌

乳腺组织致密(乳房X射线检查发现)

知道了这些,下面这个就完全是“送分题”了。

点击空白处上下滑动看答案

小红需要更积极地筛查。

乳腺增生大部分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如果需要,小丽下一步检查要判断乳腺增生是否为非典型性,要做的是活检。

反而乳腺纤维腺瘤这个乳腺良性疾病史,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积极筛查,尽早发现。乳腺癌并没有那么可怕!

在中国,~年间乳腺癌的整体5年生存率是80.9%[6]。

随着筛查发现的无症状患者不断增多,早期乳腺癌比例不断升高,乳腺癌术式的改进等等原因,5年生存率近年来还在明显提高[7]。

也就是说,就算确诊了乳腺癌,积极配合治疗,采取对应的措施,依然可以有不错的生活质量。

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去相信各类“偏方”“按摩”,被不良商家坑钱事小,耽误了正规治疗,后果就严重了。

爱乳房,也是爱自己。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的女性,让更多人远离乳腺癌吧!

参考文献

[1]郑莹,吴春晓,张敏璐.乳腺癌在中国的流行状况和疾病特征[J].中国癌症杂志,,23(08):-.[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9(08):-.

[3]郑艳敏,沈月平,刘银梅,胡文斌,赵瑶,丁晋飞.中国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Meta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8(12):-.

[4]王宁,刘硕,杨雷,张希,袁延楠,李慧超,季加孚.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5(01):87-97.

[5]段骄楠,李小龙,陈首英,胡楠楠,刘芳.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31(12):-.

[6]师金,梁迪,李道娟,王立群,靳晶,张亚琛,贺宇彤.全球女性乳腺癌流行情况研究[J].中国肿瘤,,26(09):-.

[7]左婷婷,陈万青.中国乳腺癌全人群生存率分析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43(14):-.

编辑:大龙

来源:腾讯医典她知(id:TXydtazhi),有颜有脑更有料,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f/836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