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小学作文中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的确,从中医讲,人体的精、气、神均可从眼睛的华彩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望目是中医望诊中极其重要的一项的原因。所以,古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人身元神出入目中,五脏精华亦聚于目”,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否、疾病预后好坏,只要观察他眼睛中的神气就能了解。
1、眼白变淡黄:肝功能异常,《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肝开窍于目。当眼白巩膜变淡黄色,表示肝脏机能开始变差,可能是肝炎、急性肝炎或肝硬化等疾病。
2、眼白呈黄色:急性黄疸症,眼白出现深黄色,代表有黄疸疾病,可能有急性黄疸症、胆道阻塞等问题。
3、眼白处为赤色:病毒感染,若又加上有热感和容易流泪,多是被邪气感染造成,例如流感病毒。
4、眼睑偏白:贫血造成,眼睑颜色偏白或淡白,与贫血,血液供应不足有关。
5、眼睑偏红:身体急性发炎,眼睑颜色很红,可能是身体发烧造成急性发炎所导致。
6、眼睛混浊充血:心脏功能异常,可能是心脏血液出现变化,眼睛容易混浊、充血,有可能是血压偏高、动脉硬化等问题。
7、眼球布满血丝:体内有炎症,代表发炎严重,可能因为眼球发炎造成的,假如夹杂其他疾病,例如慢性高血压、肾脏衰竭或急性肝炎,眼球也可能布满血丝。
8、眼睛为红色:发炎、火气大、水痘,眼白处出现淡红色,且表面的血管充血,多是眼睛本身有毛病未治疗,或常在外工作,未做好保护造成的发炎现象;若眼皮有点红,代表脾胃问题,火气大,容易有口疮;如果靠近眼尾处很红,要小心,小朋友可能要起水痘了。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看眼睛也是望诊的一部分。从眼睛可以观察身体的健康状况,包括上下眼睑的颜色以及瞳孔、黑眼球和眼白等各部位,不同部位出现异常颜色,都可能是内脏疾病的反映。所以,学会眼睛的自我健康检测,可为自己的身体做第一道把关。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保护眼睛的中医秘方,大家可以试一试,相信你的眼睛会变得闪亮动人。
1、养脑明目
每天坚持早晚各做一遍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扳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次。经常做不仅能养脑明目,还能缓解白内障和其他眼病者的症状。
2、熏蒸调目
历代养生家都重视眼睛的保养,在《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就有一个清目养阴洗眼方:甘菊9g、霜桑叶9g、薄荷3g、羚羊角4.5g、生地9g和夏枯草9g。将此方水煎后,先熏后洗,有疏风清肝、养阴明目的作用。
3、药枕健目
在《外科寿世方》中记录了可以健目的药枕,其中包含了荞麦皮、绿豆皮、黑豆皮、决明子和菊花。
4、茶饮清目
*枸杞子茶:枸杞子养肝明目,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维生素B1、B2、C及钙、铁等,是养眼佳品。
*菊花茶:富含维生素A,能养护眼睛,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调养效果。
5、心静目明
肝开窍于目,调养好肝自然能让眼睛明亮。而肝主情志,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肝的功能。中医有句话叫“暴怒伤肝”,恼怒发脾气可致肝气上逆而见头胀头痛、目眩发黑、呼吸不畅、胸胁胀痛、烦躁失眠。也就是说只要是巨大的情绪波动都会伤肝,进而影响眼睛。所以保持心情舒畅,是最有有效的明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