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断演变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复杂影响,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断累积,各国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阴翳之下,多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同地、“交互式”的发生、发展和传播,学习如何辨识风险、规避危害并培养预防技能刻不容缓。
进入秋冬季传染病活跃时期,除了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和蚊媒传染病也要当心——
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秋冬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有诺如病毒病、手足口病等。消化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病人的排泄物(如呕吐物、粪便等)传播的,是属于病从口入的疾病,病原体随排泄物排出病人或携带者体外,经过生活接触污染了手、水、食品和食具吃入体内而感染。
诺如病毒病
疾病简介
诺如病毒属杯状病毒,常引起急性肠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通常与食用未经煮熟的贝壳海产类有关。诺如病毒病流行地区极为广泛,欧洲、北美、亚洲、澳大利亚等地区均有流行,且全年都可能发病。多发生于托幼园所、学校等集体单位。
诺如病毒可引起急性肠胃炎,平均潜伏期为12-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恶心和腹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年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手足口病
疾病简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为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可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主要症状包括:口痛、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现斑丘疹,其他包括发热、厌食等。
预防小贴士
1
第一步,个人卫生应注意
勤洗手,外出回家先洗手,饭前便后也洗手,用香皂或洗手液仔细揉搓,再冲洗干净。七步洗手法,病菌无踪迹。
2
第二步,食品卫生忌生冷
生冷食品不食用,街边小摊少光顾,食用瓜果要洗净,贝类海产要熟透。
3
第三步,饮水卫生重消毒
饮水之前请确认,生水、过期不饮用,煮开、消毒才放心。
常见蚊媒传染病
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秋冬季蚊媒传染病也不容忽视。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它们以蚊类为传播媒介,将疾病传染给人类,也因此防蚊成为了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上图为传播疾病的三大主要蚊类
从左至右分别为库蚊、伊蚊、按蚊
登革热
疾病简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蚊媒为伊蚊。典型症状是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面颈胸部潮红、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尤其是东南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其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或雨季。
黄热病
疾病简介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伊蚊传播。典型症状是高热、剧烈头痛、眼部充血,鼻衄,皮肤瘀斑、恶心呕吐、黄疸等。本病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呈地方性流行,在流行地区全年均可发生,蚊媒活跃的季节高发。
疟疾
疾病简介
疟疾是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蚊媒为按蚊。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及卵形疟。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大量出汗,间日疟和三日疟有周期性、间歇性发作的特点。疟疾在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在亚热带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间日疟流行于夏秋季、恶性疟秋季为多、三日疟秋冬季为多。
基孔肯雅热
疾病简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蚊媒为伊蚊。典型症状为发热、急性关节痛/关节炎及皮疹三联征、肌肉酸痛尤其是脚部酸痛、恶心、呕吐等。主要流行地区包括坦桑尼亚、印度、泰国等非洲及东南亚国家。主要发生于夏秋或雨季。
寨卡病毒病
疾病简介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蚊媒为伊蚊。典型症状是发热、皮疹,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广泛流行于非洲、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他地区的流行与伊蚊孳生有关,主要发生于夏秋或雨季。
预防小贴士
携带趋避蚊虫的药物及蚊帐
于居住地附近喷洒杀灭蚊剂消灭蚊虫
清理居住地附近室内外阳台、露台、盆景、花草内的积水
到野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尽量避免到杂草丛中
前往蚊媒传染病高发地区依照规定及自身需求注射疫苗
入境申报
如果您在出入境的过程中,有突发性发热、发冷、头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疲倦、恶心和呕吐等不适症状,应主动向海关工作人员申报,并告知近期旅行史,同时配合做好卫生检疫工作,以便得到及时诊治。
审稿/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供稿/深圳海关北京海关
作者/闫恺吴迪迪孙忆萱
编辑/王嘉雨范迪雅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