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4天
就出现严重黄疸
背后的原因
竟然源自于其母亲
一起来看……
日前,一名出生四天的新生儿带着门诊住院通知单来到新生儿室。作为接诊护士,当看到患儿第一眼的时候,这位护士意识到患儿病情的严重性。虽然患儿看起来只是单纯的全身黄染,不哭不闹,呼吸很平稳,不过,才出生4天黄疸就如此严重,肯定不是简单的高胆红素血症。于是,护士迅速为“金娃娃”办理好入院手续。
首诊医生张泓很快为患儿进行了体格检查,并详细询问家属相关的病史。在了解患儿母亲的血型后,他一度陷入疑惑,患儿母亲并不是常见的“O”型血,也就是说患儿也并不是我们常见的ABO溶血的诊断,那是什么疾病导致患儿出现如此高的黄疸呢?
医护人员迅速为患儿抽血,进行了血型鉴定及溶血筛查等相关检查。但根据患儿的血液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我院输血科需要其母亲的血液进行再次确诊。
于是,新生儿室医生又联系患儿母亲进行抽血化验。结果令人意外,其血型是稀有的熊猫血(即RH阴性),这个结果也验证了医护人员一开始的猜测,该患儿是RH(E)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
这是一种罕见的新生儿疾病,主要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亲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从而造成黄疸,而且这种胆红素水平的增高是极快的,很短时间内就有可能造成脑瘫。
“可怕的是,这种高胆红素水平对孩子大脑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即只要造成了损伤,就永远不可能恢复,而避免胆红素脑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血治疗。”主治医生张泓介绍这种病的危害性。闻讯赶来的新生儿室主任施元美立即启用换血救治应急预案,对其进行紧急救治。
摆在众人眼前的头等难题是
换血治疗需要采用与母亲相同的RH血型
到哪里去寻找这稀缺的“熊猫血”?
为了挽救“金娃娃”,医院多科室进行联合救治。待输血科四处寻找合适的血源后,儿科换血小组连夜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换血。所有救治人员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进行输血及放血操作,精密控制血液出入的速度,严防血凝、堵管等不良事件。同时,每半个小时测一次宝宝血压和血糖,密切监测体温,杜绝任何差错。
随着“嘀嘀嘀”输液泵响起,换血终于完成。后经皮测胆红素接近正常,换血手术宣告成功,也使大家悬着多时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我院儿科医生友情提醒“熊猫血”妈妈怀孕一定要高度重视,要定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产检,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早干预,甚至宝宝在宫内时,就可以通过胎儿医学的脐动静脉输血及时治疗,避免严重溶血症的发生。
作者:新生儿室 孔思编辑:张伦 dovebear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