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常见的就是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或者是嗜肝病毒。肝脏受损的话就会导致身体很多的代谢功能出现损伤,但不少人对此知之甚少,往往无法及时发现病情。那么黄疸型肝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1、疲乏无力
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尽管经充分休息,疲劳感仍不能消除,严重者好像四肢与身体分离似的。
其原因是由于病人食欲不振,消化吸收障碍,导致人体能量不足;其次是由于病毒导致肝细胞破坏,使肝脏制造和储存糖原减少;另外缺乏维生素、电解质紊乱及肝细胞破坏引起血中胆碱酯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正常功能,从而出现说不出的全身乏力。
2、食欲减退,恶心厌油
这是大多数肝炎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病人表现更严重。患肝炎后,因肝炎病毒诱发肝细胞大量破坏,分泌胆汁的功能减低,从而影响脂肪的消化,故而厌油食,患肝炎时胃肠道充血、水肿,蠕动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也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加之代谢产物不能由肝脏来解毒,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故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急性病毒性肝炎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
3、尿黄如茶
黄疸型肝炎病人都有尿黄的症状,因此,尿黄如此也是黄疸型肝炎的症状表现。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
4、肝区疼痛
肝炎病人常常诉说肝区痛,涉及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程度不一,有的胀痛、钝痛或针刺样痛,活动时加剧,且时间不一;有时左侧卧位时疼痛减轻。其原因是由于肝炎病毒引起肝脏肿大,使肝被膜张力增大,炎症波及肝脏韧带及其周围的纽织。
也有病人初患病时无肝区痛,一且确诊肝炎后,常常诉说肝区不适及肝区痛,这可能是精神因素的关系。对持续疼痛长期不缓解者,应认真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从多方面考虑来说,黄疸型肝炎疾病的患者传染性还是比较大的。可以说,临床上面本身黄疸型肝炎疾病的病人以及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感染者是黄疸型肝炎这种疾病的主要的传染源。
如果患有的是急性的黄疸型肝炎疾病,要看一下这种疾病是否严重。要查看一下患者体内的胆红素的水平。如果临床检查结果表示为胆红素过高的话,那么这种疾病是能够引起一定的传播的。具有一定传染性。临床上面,乙肝病毒以及丙肝病毒等引起的黄疸肝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需要和他人分开饮食。但是如果是因为喝酒等一些因素引起的酒精性黄疸肝炎,一般传染的几率是比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