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毕生行医于江苏常州、无锡、苏州以及上海一带,名扬江苏及全国,用药轻灵和缓,救人无数。从丁氏医案中可以看出,他独物的学术经验,是基于对江苏地区的气候特点、当地人体质特点,以及当地常见的温病、杂病的流行特点的深入了解,再结合患者药后反应等临床所见,渐渐形成的。他对于古方经方常是据证、据气候、据体质进行化裁,师古法而不泥古方,变化灵活,用量轻巧,值得现代中医学习仿效。
临床常见的黄疸病在“风劳臌膈”四大难症之一臌胀的前期及后续疾病中常见,也是难治、缠绵的疾病之一。结合现代临床所见,黄疸常出现于肝胆病过程中,尤其在慢性肝病中最为多见。而我国的慢性肝病主要是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次之,高发地区为江苏、安徽和广西、广东。在《丁甘仁临证医集》中,治疗黄疸的验案有21例之多,说明在丁氏行医年代,因为地区、气候特点与现代相同,黄疸也是高发病种之一。本文拟根据丁氏医案以及丁氏学术思想,总结丁氏的黄疸病主要治法及其变化,解析丁氏处方用药特点,并据笔者临床经验及跟师体会,探讨其对现代慢性肝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解表利湿法
用于阳黄初起兼表证。症见遍体发黄,目黄溲赤,寒热骨楚,胸闷,舌苔腻满布,脉浮紧而数。夹食滞者兼见脘胀。治用仲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药用生麻黄、连翘、赤豆、淡豆豉、桔梗、茵陈、赤苓、泽泻。夹食滞者加炒谷麦芽、神曲、枳实炭。
按:阳黄兼表证,常见于黄疸初起阶段,解表利湿退黄是起手治法。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历代医家所常用。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翘、生梓白皮(现缺,以桑白皮代)、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疸可愈。丁氏仿仲景方,但生麻黄只用四分,虑其过于温热,而加辛甘微寒的豆豉三钱,助麻黄宣发表邪而不过热,豆豉还可宣散郁热除烦,兼治胸闷;再取原方连翘、赤小豆,合用茵陈、赤苓、泽泻,增强清泄湿热退黄之力;加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宣降肺胃,舒解胸脘气滞;最后加谷麦芽、神曲消食开胃。验之现代临床,黄疸多见于慢性肝病中。该病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累及肝胆,必然出现湿阻气滞,影响脾胃运化。丁氏在仲景方基础上加用解表除烦、利湿退黄、行气消导之品,深合江南慢性肝病临床治疗之实际。
芳香化湿法
用于湿浊中阻的黄疸。症见呕恶,胸闷,口干渴喜热饮,目黄身黄,小溲短赤。药用连皮苓、猪苓、藿香梗、福泽泻、陈广皮、佩兰梗、仙半夏、枳实炭、绵茵陈、白蔻壳、炒谷芽、炒麦芽、清水豆卷、甘露消毒丹(荷叶包刺孔)。
按:本法所治属暑天湿浊中阻之发黄,仍属阳黄。呕吐、恶心、胸闷、口干喜热饮均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象,丁氏方选藿香正气散加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加茵陈利湿退黄;清水豆卷代方中白芷清利湿热,清解表邪;谷麦芽消食健脾;去方中川朴恐其香燥易于助热伤津;少加甘露消毒丹、荷叶清热化浊升清,预防寒证化热,蕴阻中焦。证之现代临床,慢性肝病患者本属湿热阳黄,偶遇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吐泻者,可仿此法,但服药时间10-14天即可,久用恐有化燥伤阴之虞。
疏肝解郁法
用于黄疸伴情志不舒证。证由抑郁而起,渐至一身尽黄,小溲赤色,食谷不消,易于头眩。药用银柴胡、茯苓、砂仁、制苍白术、当归、生熟谷芽、陈皮、赤芍、生熟苡仁、制川朴、茵陈、车前子、焦山栀。
按:黄疸伴情志不舒,是肝病传脾,脾不健运,“湿自内生,与胃中之浊气相并”,肝热脾湿,郁而发黄的表现。丁氏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方调和肝脾,方中柴胡易为银柴胡,去丹皮;加苍术、川朴、陈皮三味成平胃散,合砂仁化湿运脾;再加茵陈、车前子、苡仁利湿退黄;谷芽消食健脾。全方“疏肝解郁为主,和中利湿佐之”。证之现代临床,本法对慢性肝病肝郁脾湿,虚热内盛者颇为适合。考银柴胡味甘微寒,功用清虚热,特点退热而不苦泄,为治虚热之良药。女性慢乙肝患者中,血虚肝郁,虚热内盛者常见,用逍遥散调和肝脾是常见治法。笔者曾随国家级名老中医尤松鑫抄方数年,常见尤老在逍遥散中以银柴胡易柴胡,治疗慢乙肝或肝硬化阴虚内热络损,情绪怫郁者。方中银柴胡既避免了柴胡辛散,又能清泄虚热,一举两得,用量仿丁氏,3克即可。
石历闻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慢性肝胆脾胃疾病、更年期症群以及月经不调等疾病。
周二上午
30元
4月1日至5月1日义诊
为保证我们的服务质量,避免候诊时间过长,请拨打客服--提前预约就诊日期。
喜欢君和堂,那就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