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怨无悔,问心无愧”,这铿锵有力的八个字,出自一位白发苍苍的八旬老人之口,他就是重医附一院医学检验科建科老专家——陈宏础教授。当重医附一院迎来六十华诞之际,那些将青春,将热血,将汗水乃至一生都奉献给重医附一院的老专家们,无疑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他们的故事总让我们心潮澎湃而又热泪盈眶,陈宏础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年3月16日陈宏础教授做客检验科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而这次专访,也让我真正认识和深切感受了这位全国著名检验届专家严谨的学分、无私的胸怀和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落笔写下片言的感受,以表达对这位检验前辈的崇敬之情。
一.初识医学,严师相助
年,成绩优异的陈宏础考取了南通大学染化系,并拿到了一等助学金,但终因家境贫寒,在年辍学,而后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医院)实验诊断教研室工作。师从著名专家朱益栋、李宗明、吴荗娥、唐文淦等教授。初次接触医学的陈宏础,十分忐忑,却也表现出了对于医学知识的强烈渴望,在这期间,几位严师的指点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医学圣殿的大门,一次骨髓检查由于没有仔细观察而漏掉了黑热病病原体给了他永记一生的教训,吴荗娥教授要求他“骨髓涂片检查必须联系临床实际”让他明白了检验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的重要性;李宗明教授对他实验准备不足提出批评,让他理解了医学无小事,全面仔细是基本;而钱惪院长推荐他去继续深造学习让他感动得同时,也让他知道医学之路学无止境……如果说在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工作学习,让陈宏础具备了医学人才的专业知识,那么年参加抗美援朝的医疗工作,荣立三等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让他真正有了作为医者的素养。由此开始,与医学事业结下了不解情缘。
二.自愿来渝,艰苦创业
年,响应毛主席“支持国家建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陈宏础毫不犹豫的自愿加入到援建重庆医学院的队伍中,要知道当时的上海是繁华的大都市,而重庆只是一个西南落后山城,24岁的陈宏础没有像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眷念大都市的灯红酒绿,而是一心一意将自己所学回报给国家。当他溯江而上,经过1周的舟车劳顿,站在还是一片农田的袁家岗时,年轻的陈宏础没有沮丧,没有退缩,反而充满了斗志,没有好的居住条件,工资比上海低但不计较,带着“说到做到,坚决留在重庆,把重医办好”的决心,投入到了检验科的筹建工作,从实验室的设计,仪器设备、试剂的申请验收,到仪器的调试,试运用都亲力亲为。在检验科建科之初就设置了临检、生化、微生物、免疫、血库等亚专业,而仪器备置也较先进,这为检验科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经过了一年的积极准备,年10月终于迎来了重医附一院的正式开院迎接病人。当院领导任命陈宏础为附一院检验科主任时,谦虚的陈宏础认为自己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极医院唐文淦教授来渝担任检验科主任,自己愿当助手协助唐主任工作,至此重医附一院检验科第一任领导班子搭建成立,在科室老中青三代的共同努力下,检验科开展百余项检验项目,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不但在院内评为先进科室,而且在规模、设备、人员和服务上都处于全市一流。凭借优异的工作成绩,陈宏础教授在年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
建院医院检验科人员合影
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在唐文淦教授和陈宏础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检验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陋习被一一纠正,拨乱反正后检验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不但补充了大批年轻的大中专毕业生,还及时更新了检验仪器,一切都展现出勃勃生机。年因教学需要检验科正式成立实验诊断教研室,陈宏础破格晋升为讲师并任副主任,带领全科承担了一系列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年,附一院检验科在陈宏础教授的倡导下,在重庆市首先采用国际领先的质量控制理念,主动担负起组织全市的生化质控工作,首先提出全市走“统一方法、统一试剂、统一标准”的道路,经过全市同道和重庆东方红试剂厂的共同努力,使全市生化检验质量得到很大提升,获得全市检验界高度评价,还受到当时卫生部临检中心叶应妩、莫培生主任在全国质控工作会议上的表扬和经验介绍,引起全国同行的白癜风能治好吗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