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宝出生后都有黄疸,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然而严重的黄疸会造成听力损伤甚至致聋,这你造吗?这话还要从胆红素说起……
胆红素,是临床判断黄疸的重要依据。黄疸越严重的宝宝,胆红素水平就越高。然而,胆红素的杀伤力还远不止这些,它就像个隐形杀手潜伏在体内,潜移默化地伤害着孩子的听力,甚至会导致失聪。
一般情况下,黄疸值正常与否是通过血清胆红素来判断的,足月宝宝不超过μmol/L(12mg/dl),早产宝宝不超过μmol/L(15mg/dl)。
正常的“黄疸宝宝”只要多喝水、多晒太阳,黄疸慢慢就退了,但胆红素高,晒太阳可晒不掉。因为这些带有毒性的胆红素,尤其是未结合的胆红素,不但会在内耳细胞耳蜗核中沉淀,还会侵入脑细胞,伤害最敏感的听觉神经系统,造成听觉传导通路异常,从而对宝宝的听力造成损伤。尤其是,胆红素值越高,对孩子听力损伤的程度越重。
那么,是不是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没事了呢?其实不然。因为宝宝出生时做的听筛查的是耳蜗功能,它测不出听觉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的功能是否异常,因而很多“高胆红素宝宝”在听力初筛时成了“漏网之鱼”。而且,胆红素还是个“潜伏”高手,它会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不断聚集、结合、沉积,悄悄地伤害孩子的听力,以至于很多孩子都因此错过了最佳干预期,延误了语言、思维、运动神经等一系列身心发育,早期干预与日后的语言发育。
如果宝宝黄疸严重、胆红素高,可以这样做:
“先下手为强”法
宝宝刚出生时黄疸严重、胆红素偏高,就要先下手“扼杀”胆红素,通过服药、光照等方式来降低胆红素水平。
“后发先至”法
如果胆红素已经对宝宝的听力造成轻度损伤,这时候降红还能减轻听力损伤,有的孩子还可以恢复正常。这是因为,胆红素对听力的伤害要经过“三步走”:聚集、结合、沉积。倘若处于聚集、结合阶段,通过治疗可以后发先至,能避免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保护听力,但若任由病情发展,胆红素一旦沉积,则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勤能补拙”法
宝宝黄疸重、高胆红素或听力筛查没过,您就听大夫的话,医院跑着点儿,勤给孩子做做检查,越早发现问题越早干预、治疗,对宝宝的健康越有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