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可爱宝宝的降生,新手爸爸妈妈都会兴奋又好奇,给家庭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焦头烂额的烦恼,但对缺乏经验的新手爸妈来说,一切都是“不明觉厉”的,甚至会被吓到。
下面就是常见的一些症状,家长不需要太担心。
1、胎便
大部分的新生宝宝都会在出生的24小时内排出第一次便便,墨绿色或黑色粘稠状,这就叫胎便,是属于正常的。一般在出生后2~4天排空,个别可达1周以上;
2、粟粒疹
在宝宝的鼻尖、鼻翼、脸颊等有黄白色的小颗粒,这是婴儿粟粒疹。在新生儿阶段是较常见的,不用治疗,以后会自然消失;
3、脱屑
由于新生儿表皮与真皮之间的组织不够紧密,腕关节、踝关节等皱褶部以及躯干部在出生2~3天后还可出现脱皮现象。(若情况严重的话,最好去咨询医生)
4、马牙
大部分新生儿的上腭中线上有黄白色的小颗粒,这是粘液腺分泌物盖积的原因,不用处理;
5、吐奶、溢奶
因为新生儿的胃是呈水平位,胃容量小,吃奶过多、过急都很容易造成吐奶、溢奶的现象。大部分宝宝在6个月后,这个状况就会有所改善;
6、生理性黄疸
轻者2~3天消退,重者10~14天消退,未成熟儿可更长。这种黄疸不伴任何不适或病理症状,大都不用治疗即会自行消退;
7、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初期,会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但下降一般不超过10%,只要喂养得当,一般10天左右又恢复到出生体重;
8、打嗝、抖下巴
有些宝宝常常打嗝,并不是消化不良造成的,而是因为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全。同样的原因,这还会使某些宝宝下巴不由自主地抖动;
9、啼哭
新生儿由于不会讲话,啼哭则是他们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这是正常现象,有利于肺的扩张。例如饿了会啼哭,尿布湿了也会哭,但这种啼哭有回声,一般并不剧烈。然而,异乎寻常的单声哭叫、尖叫、剧哭、持续啼哭、哭不出声等情况就不是正常的了;
10、斜视
新生儿早期的时候,眼睛经常会内斜、外斜,这是眼肌调节功能不良的生理性写实,3个月后会逐渐好转。如果长时间没有好转,医院查一下哟;
11、乳房肿胀
主要是受母体内分泌的影响所致,以后会自动消散;
12、大肚子
宝宝的腹肌发育不完善,腹壁比较松弛,而受胃肠空盈的影响所导致的。有的妈妈会把宝宝的腹部膨胀认为是腹胀,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13、惊跳反射
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神经管还没有被完全裹住,当外界有刺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