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影响 > 中国医大一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急性肝损伤

中国医大一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急性肝损伤

发布时间:2023-1-10 0:42:35   点击数:
白斑病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近日,我院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一名急性肝损伤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患者1个半月前因接触化工原料后出现手部瘙痒,继而出现接触部位浮肿,自行口服“开瑞坦”等药物后症状好转。20余天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周身皮肤瘙痒、尿黄,于外院行保肝对症治疗效果不佳,遂转入我院消化内科。

患者入院时查胆红素显著升高:TBIL.5μmol/L,DBIL.2μmol/L。在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梗阻性黄疸的情况下,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异玲教授考虑诊断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大,建议行肝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肝损伤病因。除保肝、降黄药物对症治疗外,同时建议患者尽早进行人工肝治疗。消化内科常冰副教授、王颖副教授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活检,并请病理科林旭勇教授会诊,病理诊断符合药物性肝损伤。肝病团队为患者确定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大(急性,胆管损伤性,RUCUM6分〔很可能〕,严重程度2级)。诊断明确后,李异玲教授建议患者立即进行人工肝治疗。在血液净化室杜银科主治医师及护士长耿野的通力协作下,患者经3次人工肝治疗后黄疸明显好转,总胆红素下降至μmol/L。

黄疸好转了,但患者的病情却出现了新的变化,于DPMAS治疗期间间断出现低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61*/L,粒细胞比率80.5%,肺CT未见炎症改变,经感染科白玉兰副教授及赵宗珉副教授会诊建议积极完善病原学检查,其中,巨细胞病毒DNA2.30E4,IgG阳性,考虑病毒感染不除外,给予更昔洛韦及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并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一步寻找病原学相关证据,动态监测肺CT变化。

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出现了进行性呼吸困难,复查肺CT可见双肺弥漫性斑片影,遂转入M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洪文教授及代冰教授对患者非常重视,反复研究患者病情,于肺泡灌洗液检出包含念珠菌、肺孢子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考虑患者病情诊断为肺内感染,Ⅰ型呼吸衰竭,治疗上给予复方新诺明、甲泼尼龙、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物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保肝对症治疗。患者经治疗后,发热、气短等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8天后复查肺CT双肺斑片影较前明显吸收,复查肝功,黄疸较前得到了进一步好转,TBIL值为48.7μmol/L,患者平稳出院。

治疗前后肺CT对比

肺泡灌洗液NGS结果

患者病情能够得到及时控制和短期内的好转,离不开以消化内科为主的肝病MDT团队的通力协作。正是由于多学科间的积极讨论、细致钻研和互相配合,最终使患者获益,体现了我院消化内科肝病MDT团队攻坚克难的决心和诊治疑难重症肝病的能力,充分彰显了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x/925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