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黄疸型肝炎是当今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藏医“赤巴咂久病”范畴,具有起病快,病因复杂等特点,若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则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
赤巴咂久病
藏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由三大因素构成,分别是“龙”、“赤巴“、”培根”,三因的平衡与偏盛或偏衰决定了人体的健康。其中,赤巴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消化食物,长气色,壮胆量,生智慧等,当人体内的赤巴因素发生失调时,便会引发赤巴病。其中“赤巴咂久病”即属于藏医赤巴病的范畴,是一种胆囊胆汁分泌过量从而胆汁侵入脉道产生皮肤、舌下、巩膜及全身黄染等症状的肝性疾病(即现代医学中的黄疸型肝炎)。
病因
过多食用酸辛性热、性油而腻的食物、饮食不洁、不节、长期居住在炎热环境中、发怒、过度劳累等内外因素引起体内三因紊乱,使血液里产生过多赤巴而引发该病。此外,肝硬化,乙肝、中毒性肝炎、肝胆管梗阻、各种溶血疾病等也会间接引起该病。
症状
早期出现巩膜、指甲变黄、体力衰弱、口干舌燥、失眠、欲吐、身体沉重、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产生皮肤、舌下、巩膜、眼睑、黏膜等由浅至深变黄的现象,最后恶化转变成黑黄疸,胆汁溢于骨肉,危及生命。
藏医治疗指导
藏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对赤巴咂久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治疗上,以平衡三因,提高抗病免疫能力,改善肝功能,提高肝脏“变色赤巴”功能,减少黄水糟粕的形成为治疗原则,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及起居行为进行整体调理。
饮食起居
饮食清淡、忌吃酸辣、生冷、油腻类的食物,避免疲劳,忌居住炎热环境、忌熬夜,忌烟酒;
药物治疗
藏医常用的药物有:二十五味松石丸、仁青常觉、二十五味绿绒蒿丸、十味黑冰片丸、二十五味大汤丸、十一味金色丸、九味牛黄丸、七味铁屑丸及七味红花殊胜丸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配伍使用(并能结合藏医催泻疗法治疗,则效果更佳)。
常用药物
二十五味松石丸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
十一味金色丸
解毒、消除赤巴热
十味黑冰片丸
疏肝利胆、和降通腑
九味牛黄丸
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七味铁屑丸
行气活血、平肝清热
七味红花殊胜丸
清热消炎、保肝退黄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