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一家三口,因为吃了野生蘑菇,被毒翻!
其中一人多脏器功能衰竭!医院!
一家三口吃了野生炒蘑菇
6月14日,店口镇出现一例误食野蘑菇中毒的病例报告。
当天下午,小张在家附近的山上采摘了一些野生蘑菇,也没多想会不会有毒。
到了晚上六点左右,一家人用采来的蘑菇和猪肉辣椒一起炒制,做了一道美味的炒蘑菇,一起尝鲜。
(网络图片)
结果,第二天凌晨三点半,小张突然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天亮以后,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家人急忙医院就诊。
而小张的母亲,在陪同就诊时,也出现了相同的症状。
(网络图片)
父亲的症状最严重
不得不送到杭州治疗
小张的父亲也没能逃过,在第三天凌晨,也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还连续拉了好几天肚子。由于症状不断加重,6月18日上午,医院就诊。
三个人当中,小张父亲的情况最严重。血液结果显示,他的肝肾指标严重异常,医院专家会诊后,考虑他多脏器功能衰竭,要送到杭州医院进一步治疗。
(网络图片)
医生在小张父亲的尿液中检测出鹅膏菌含有的鹅膏毒肽,这类毒素致病性强,致死率较高。并且具有可怕的“假愈期”,中毒最初恶心呕吐,随后症状缓解像是痊愈了,但是会存在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
(网络图片)
大唐街道、店口镇、赵家镇
都发生过中毒病例
虽然年年都提醒,但是,诸暨每年都有2-3例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例!大唐街道、店口镇、赵家镇等地都发生过。
年,店口的王先生一家把山上的野生蘑菇带回家做菜吃。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纷纷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症状。幸好及时就诊,只出现了消化道中毒的症状,肝肾功能并未受很大的影响。
(网络图片)
年,赵家镇的杨先生从上山摘来一种形似“小白伞”的野生蘑菇,烧了一碗汤,跟自己的二哥和女儿一起尝鲜,差点搭上三条人命。
(网络图片)
接诊医生根据他们的描述,判断他们吃的是“致命毒白伞”,也叫“致命鹅膏菌”。父女俩被转医院解毒中心治疗。杨先生因为食用过多,中毒较深,在浙一用了血浆置换和激素治疗。而杨先生的二哥因为吃得比较少,在诸暨市医院经过治疗和观察后出院。
梅雨季节高发
中毒表现一般分四类
每年发生的蘑菇中毒事件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目前诸暨正值梅雨季节,野生蘑菇逐渐进入生长旺盛期。
据诸暨市疾控中心介绍,食菌中毒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四类:
一、胃肠型:主要症状为剧烈恶心、呕吐、阵发性腹痛、体温不高;
二、神经精神型:主要症状除有轻度胃肠反应外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兴奋或抑制,精神错乱等;
三、溶血型: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3-4天后出现溶血性黄疸;
四、肝肾损害型:可致肝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诸暨这7种毒蘑菇很常见
小编罗列了诸暨近几年相关病例中常见的几类毒蘑菇,遇见请绕道走!
裂皮鹅膏(肝损害型)▼▼▼
灰花纹鹅膏(肝损害型)▼▼▼
青褶伞(胃肠炎型)▼▼▼
日本红菇(胃肠炎型)▼▼▼
球盖青褶伞(胃肠炎型)▼▼▼
毛头鬼伞(胃肠炎型)▼▼▼
方孢粉褶蕈(胃肠炎型)▼▼▼
对于不认识的蘑菇
不采!不买!!不吃!!!
编辑丨小串
审核丨宅叔
来源丨诸暨西施眼、诸暨市疾控中心
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小越越~
ps: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