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宝妈带着刚出生20多天的小宝宝来到我院新生儿科,说宝宝刚出生时很白,后来变黄,网上查看说是黄疸,是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1~2个星期就会消退。可20多天过去了,黄疸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但是小宝宝每天能吃能睡,小眼睛也很有神。
温志杰主任经过检查,认为小宝宝的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在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之后,推测为母乳性黄疸,建议暂时停喂母乳3天,好好地观察一下。3天以后,小宝宝的黄疸真的明显减轻了。原来,小宝宝变黄是由于“母乳性黄疸”所引起。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大约有1%母乳喂养的宝贝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肝功能正常,尿便颜色正常,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停止母乳喂养3天,如果黄疸减轻就可以确定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也需积极干预,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需光疗且暂停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喂养。
该怎么办?
温志杰主任提示大家,需化验肝功能。肝功能正常,且吃奶好,粪便色黄,没有排白陶土便,尿色不黄,肝脏不大,无肝病及溶血表现,考虑黄疸可能是由于母乳造成的。如果达到光疗指征,胆红素大于15mg/dl,需蓝光光疗退黄,如果小于15mg/dl,建议暂时停喂母乳3天,可以明显减轻黄疸,如果没有减轻,需进一步查明原因。
编辑:陈翰
初审:庞艳
编审:王增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