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香港知名影星
吴孟达被曝患上肝癌入院
该消息很快登上微博热搜
令许多网友十分难过
对于肝癌,你了解多少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林伟国告诉福网君
包括福建省在内的
东南沿海地区是肝癌高发地区
有7类人要特别注意
医院供图除乙肝因素外,多与吃有关林主任介绍,工作中,他发现接诊的肝癌患者大多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多为乙肝)、酗酒、脂肪肝、进食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饮用受污染水源等有关。
“诱发肝癌的主要病因中,排首位的就是乙肝病毒感染。”林主任介绍,福建省为乙肝高感染区,大多数肝癌患者都是在患有肝炎的基础上,慢慢发展成肝硬化,继而发展成为肝癌的。
因此,阻断乙肝的传播是预防肝癌的主要措施,他提醒,新生儿要注意接种乙肝疫苗,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建议及时接受抗病毒等治疗。
廖云岚摄(资料配图,图文无关)
除了肝炎的因素外,肝癌还和吃有关——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好起来,人们的饮食习惯开始改变,一些人酗酒或者饮食油腻,导致了脂肪肝、酒精肝的高发,这也让因脂肪肝、酒精肝转肝癌的病例上升。
此外,饮食不洁也是常见的导致肝癌的原因,常见的就是食用发霉的花生、玉米导致的肝癌——
林主任解释,发霉的花生、玉米容易生成黄曲霉素,而长期食用黄曲霉素,可导致肝癌的发生。
另外,林主任还特别提醒,要注意饮水健康,不要饮用被藻类,特别是蓝绿藻污染的水源,因为蓝绿藻所含的蓝绿藻素有明显的促肝癌作用。
医院供图肝癌的预防重于治疗很多人都有同感,当听到周边的人患上肝癌时,往往已是晚期,生命很快进入了倒计时,这是为什么——
对此,林主任介绍,这是因为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有着强大的代偿功能,所以一般患病后早期症状不明,而等患者有了明显症状,如腹胀、肝区疼痛、腹部包块、黄疸等症状就诊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此时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我们强调要对付肝癌,早发现、早处理相当重要,这就要去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林主任说。
这7类人一定要特别注意年6月26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
明确指出下列患者
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
(1)具有乙型肝炎病毒和/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长期酗酒。
(3)非酒精脂肪性肝炎。
(4)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
(5)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6)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
(7)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这7类人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
对于如何定期检查
林主任进一步介绍
↓↓
临床上把肝癌风险人群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个层次。
其中,对于肝癌高危人群,建议6个月1次腹部超声联合血清甲胎蛋白监测(下文简称:常规监测);
对于肝癌极高危人群,3个月1次常规监测,6~12个月做增强CT或磁共振检查1次;
低中危人群中,肝癌年发生率低,可延长监测间隔为1年或以上。
此外
患者更要学会自检
↓↓
肝病的表现多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腻、尿色深黄等症状时,就要意识到可能是肝脏有问题,医院就诊。此外,林主任建议,戒烟限酒,不熬夜,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及保健品,适当运动锻炼,提高免疫力。
转扩!让身边的人都看看!
更多内容看这里!
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