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黄疸在新生儿中很常见。大约60%-80%的婴儿会在出生后2-5天内遇到。刚升职做父母,我们就好像面对了一个大敌,整个心都被抬到了嗓子眼。
宝宝的黄疸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如何做有效的家庭护理?今天的小分店从“新手妈妈培训班”栏目上开设了一堂关于新生儿黄疸的家庭护理课程,为家长们带着类似的问题进行解答。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新生儿在出生后28天内出现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如下: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1)黄疸在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4~6天达高峰,第2周逐渐减轻。
(2)黄疸有一定限度,它的颜色不会是金黄色的。黄疸主要分布于面部和躯干,小腿、前臂、手足心脏无明显黄疸。如果通过血液取样测量胆红素,足月婴儿的胆红素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5毫克/分升。
(3)足月儿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
(4)儿童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逐渐增加,大便和尿液颜色正常。
新生儿黄疸如果有以下特点之一,则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黄疸出现过早:正常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早产儿黄疸在48小时内,
2,黄疸程度严重。血清胆碱超过同辈正常婴儿的平均值,或者每天上升85.5μmol/L(5mg/dl)以上
3,黄疸进展快,也就是说一天内会变严重。
4,黄疸持续时间长(满月2周以上,早产儿3周以上或黄疸下沉后再发生。
5,黄疸伴随其他临床症状或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5.7μmol/L(1.5mg/dl)。
病理性黄疸患儿可同时伴有明显的精神不好和厌食。比如不吃奶,不吸吮,无精打采、喊叫、抽筋、呕吐、腹泻、发热或体温过低、大便白便、肝脏、脾脏肥大等。
退黄方法
1.母乳喂养退黄
尽快母乳喂养。因为宝宝越早喂食,胎儿就越早出院;另外,我们也要给宝宝足够的水,保证宝宝每天排尿6-8次。
2晒太阳
让阳光晒在宝宝的皮肤上,主要集中在后脑、背部和小屁股上,最好选择在上午11点之前,一般在阳光下晒10~20分钟;
用不透明的黑布遮住宝宝的眼睛,保护眼睛,并注意保暖,不要把宝宝的皮肤晒伤。
3.“光疗”
根据宝宝的黄疸程度,医院进行光疗来消除黄疸,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点亮蓝光”,医院进行。
严重的黄疸可引起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对婴儿的健康造成永久性损害。
因此,妈妈们应该及时发现黄疸的类型,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给宝宝一个健康的未来。
4、“补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和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丁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等。益生菌是生长在人体肠道和生殖系统中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并能产生一定的保健作用,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起到有益的作用。对于黄疸的恢复是有一定帮助的,主要是降低胆红素肝脏和肠道循环,促进胆红素排泄。
1益生菌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益生菌可以帮助消化肠道内的营养物质。它能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减少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菌不仅能产生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叶酸等多种维生素,而且能通过抑制一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护维生素的供应。此外,双歧杆菌还能降低血氨,改善肝功能。
2益生菌具有全肠功能,调节微生态失衡,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生生进入人体肠道,通过其生长和各种代谢功能促进肠道细菌正常化,抑制肠道腐败物质的产生,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和痢疾、便秘等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益生菌与许多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益生菌能帮助宝宝加快排泄,缩短黄疸天数,有效治疗黄疸。
君小宝益生菌
君小宝益生菌
一,精选丹麦进口菌株(动物双歧杆菌Bb-12)
二,两种优质益生元(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
三,无添加(不添加麦芽糊精、香精、蔗糖、乳糖、果粉等成分)
1、丹麦进口菌株,耐胃酸耐腐蚀、粘附力强、存活率高。
动物双歧杆菌Bb-12获得中国卫计委批准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
每袋添加亿的活性Bb-12益生菌,足量活菌直达肠道。
2、特别添加2种优质益生元,使Bb-12益生菌增值。
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
益生元是维持益生菌的“养料”,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或者说是益生菌的专享食物。益生元能够被肠道内有益细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