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宋红梅
图丨来源于网络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新生儿容易发生黄疸的原因,本期给大家介绍黄疸的估计、测定以及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原因。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都有哪些原因呢?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胆红素生成增加或者清除减少。
胆红素生成增加
间接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是溶血导致的胆红素生成增加,例如ABO或Rh(D)血型不合、新生儿各种原因的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G6PD缺乏,蚕豆病);还有因严重感染而发生的脓毒症、头颅血肿等最终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胆红素清除减少
比较多见的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肝脏对胆红素的清除减少,例如Crigler-Najjar综合征及Gilbert综合征;出生后第2周发生的母乳性黄疸可能就是同时发生的Gilbert综合征的表现。
胆红素清除减少的其他病因包括:母体糖尿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通过出生后代谢筛查项目来识别,但是由于检查结果要1个月左右出来,所以有可能在筛查结果出来前孩子就已经表现为重度或迁延不愈的黄疸)。
关于母乳性黄疸详见下期内容。早期母乳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母乳喂养欠佳导致的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
如何判断新生儿有无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出现的皮肤黄染即黄疸;一个是胆红素穿过血脑屏障沉积在脑部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即胆红素脑病。
皮肤黄疸如何观察呢?告诉大家一个简单观察黄疸的方法:
首先黄疸的观察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或在日光灯、荧光灯下进行,手指按压皮肤可减少局部皮肤血流,有助于发现黄疸;黄疸一般通常按从头至脚的方向进展,在胆红素为4~8mg/dl(68-μmol/L)时首先出现面部皮肤黄,逐渐蔓延到躯干以及四肢的近心端,当胆红素大于15mg/dl(μomol/L)时,全身(包括手掌和足底)均可出现黄疸。
当总胆红素水平大于25mg/d(μmol/L)为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进入脑组织可引起一系列轻微的神经系统症状和后遗症,可表现为视力障碍、听力障碍、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及语言障碍。
胆红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2种:
1、化学实验室分析仪:通过化学反应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的胆红素浓度,为确定胆红素浓度的金标准,但需要静脉采血。
2、经皮肤测胆红素:由于新生儿采血可引起疼痛且较为困难,可根据皮肤表面反射的多波长光谱反射数据,估计血清或血浆胆红素,可避免采血,所以可作为筛查方法,以减少血液检查测定胆红素的次数。但是经皮肤测定胆红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影响的因素较多。
以下情况经皮肤胆红素测定可能无法准确反映血胆红素水平:
在接受光疗的婴儿中,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值不可靠;
之前有暴露于阳光或接受了日光治疗者,经皮肤测定的准确性下降;
皮肤色素沉着可影响经皮肤胆红素的测定,在深肤色婴儿中会高估、而在浅肤色婴儿中则会低估胆红素水平;
总胆红素水平较高时经皮肤胆红素测定会低估胆红素水平;
停止光疗后8小时内,经皮肤胆红素测定也会低估胆红素水平。
经皮肤胆红素检测在以下情况下需进一步查血胆红素证实:
接受光疗时,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超过血总胆红素水平的第75百分位数;
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超过皮测总胆红素水平的第95百分位数;
出院后随访时,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13mg/d(μmol/L);
经皮肤测定的胆红素+3mg/dl(51μmol/L)时,因为可能会改变治疗计划;
应该注意,经皮肤进行胆红素测定时,如果认为有需要进行治疗干预,应在等待确认性结果出来的同时即开始治疗。
相关阅读:
十个孩子九个黄,关于新生儿黄疸的真相,你了解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