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为广告推广
原本以为只是常见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谁知背后竟隐藏着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岁以前只能吃特殊的医学配方奶粉,否则就会引发严重的肝脏损伤,甚至肝硬化。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串联质谱筛查近18万新生儿,至今确诊了4例。
图片来自网络
宝宝黄疸45天不退
真的是母乳性黄疸吗?
文文(化名)是个可爱的男宝宝,出生后的第5天发生了黄疸,医院就诊,医生认为是母乳性黄疸,一种很常见的生理情况,不需要特殊干预。当得知90%以上的新生儿都??会发生黄疸,妈妈也没太担心,抱回家继续喂养观察。
可谁知文文一黄就是一个半月,情况时好时坏,停几天母乳黄疸确实会减轻,一吃上又黄了,医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眼看着孩子不见好,第50天的时候,妈妈坐不住了,抱着文文来到宁夏妇幼保健院(医院)咨询。
该院副院长刘雪医院儿科专家,在京宁医疗卫生合作的大背景下,于今年1月来到医院长期驻诊指导。她见到文文后,第一眼就感觉这孩子不对劲,??跟常规那些黄疸的孩子不一样。
“黄得不是特别厉害,但是生长发育比较差。出生快俩月了,才长了1.3公斤,是个临界值吧。我心想,正常喂养的话,这孩子如果没病,不会长这么慢,新生儿每个月体重都涨克呢!所以不太像母乳性黄疸。这孩子看上去比较苍白,有贫血,??血色素有点低。”刘雪芹说。
结合这些特征,她有了几个考虑方向:是不是溶血性疾病导致的黄疸和贫血?当然也不能排除感染以及代谢性疾病。于是她建议文文住院做相关检查,把各种可能引起黄疸的病因都查一查。
事情果然不简单
查出罕见遗传代谢病
住是住下了,但文文的妈妈对各种检查的配合度却不太高,总觉得医生小题大做。她坚持认为孩子就是母乳性黄疸,给个处理方案就行了,不需要查其他的。该院儿二科主任杨银凤反复劝解,妈妈才勉强同意抽血。
结果生化检查报告一出来,妈妈傻眼了,文文的很多肝功能指标都异常,所有的结果都指向了胆汁淤积症。刘雪芹指导医疗团队一方面排查管道梗阻、胆道闭锁之类的疾病,一方面安排遗传代谢方面的检查,将文文的血液样本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科。
几天后,筛查结果出来了,文文患有希特林蛋白缺乏症,一种非常罕见的遗传代谢病。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文文又做了基因筛查,得到确诊。随后,文文转诊到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科接受专业的治疗。
什么是希特林蛋白缺乏症?
新生儿疾病筛查科主任医师毛新梅介绍说,这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简单来说,就是孩子体内肝型的线粒体内膜钙结合的天冬氨酸/谷氨酸载体蛋白希林缺乏,导致新生儿肝内胆汁郁积症(NICCD)。
“这种病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一旦确诊,治疗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停喂母乳和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换成无乳糖的特殊医学配方奶粉。吃到1岁,孩子就和正常人一样了。”毛新梅说。但如果一岁以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孩子的肝功能会越来越差,最后发展成为肝硬化,只能依赖于肝脏移植。
黄疸该退未退
警惕病理性原因
明确诊断后,妈妈按照医生的嘱咐购买了特殊奶粉,喂养一周后复查,文文的肝功能指标比刚入院时明显好转。一个月以后已经完全恢复正常,黄疸消退,贫血也好了,如医院复查,身体非常健康。
毛新梅提醒,虽然黄疸是新生儿常见问题,妈妈们也不应放松警惕。正常情况下,黄疸在出生2~3天出现,大概7天左右达到高峰,第14天就消褪了。早产儿可能会持续3~4周消退,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但是当孩子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或越来越重,需要警惕病理性原因。虽然母乳性的黄疸诊断较多,也不需要特殊干预,但很多所谓的“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是否真的安全?当发现孩子的黄疸在该退时未退,就要注意了,如果孩子还伴有贫血、呕吐、体重长得不理想等问题,医院去做检查。
-END-来源:银川发布客户端
欢迎投稿
宁夏事儿正在征集你们身边的新闻线索!身边的温馨一幕、搞笑事件、感人瞬间、情感故事、榜样故事、正能量行为、不文明行为曝光等等,欢迎各位粉丝积极投稿!
广告合作
精选推荐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