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边这个新闻,非常震惊!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孩子的悲剧?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看了这篇新闻,看到这个小孩,真是很心痛!这些问题明明可以避免,孩子明明可以什么事都没有的,而现在六岁了智商为0,瘦的皮包骨,为了治疗闹得家破人近亡……
新生儿黄疸治疗不及时致脑瘫
原来,这是李璟主任医师在云南昭通妇幼保健院医疗帮扶期间接诊的一位6岁多患儿。
愁容满面的妈妈抱着骨瘦如柴的患儿说,孩子是她双胞胎儿子中的大儿子,6年多前她双胞胎妊娠早产诞下两名男婴,医院诊治。大儿子出现了严重黄疸,医生建议继续住院治疗,但家里人听信“新生儿黄疸会自己好”,加之经济困难,在家长强烈要求下签字出院。
出院后不久,孩子出现了抽搐现象,再次入院时已发展为胆红素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经多方抢救,虽保住了性命,但却留下了严重后遗症。经常生病,反复抽搐、肺炎、腹泻、营养不良等等,直至半岁时,体质才略有好转,却一直不会抬头。
家人带着孩子远赴邻省四川求医,又被误诊为“缺钙”进行了3个月的补钙治疗,但无任何好转。孩子9个月时,又到昆明就医,被诊断为胆红素脑病后遗症:脑瘫,需要持续进行康复治疗。如今,他们再次抱着一线希望向来帮扶的广东医疗专家求助。
李璟主任认真为孩子进行作了检查,孩子严重营养不良,身高似3岁孩子,浑身瘦弱得皮包骨,间断有眼球震颤,抽搐,角弓反张,智商为0,只能喝奶和粥水,不能竖头和站立,手不会抓物,也不会说话。
李主任心痛地说,孩子如果当时能及时治疗黄疸,如果孩子能在最早期开始康复治疗,预后可能没有这么差。如今,已经错过了最佳康复时间,孩子恢复自理能力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黄疸为何会导致这么严重可怕的脑瘫?
李主任进行了讲解。她说,新生儿出生后一周左右会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现象,足月儿多在出生后7~10天消退,早产儿多在出生后2~4周消退,这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属正常现象。
有些患儿黄疸指数非常高,超过了生理范围的上限,如果不及时治疗,血中增高的胆红素有可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其毒性作用在大脑引起病变,形成胆红素脑病,可出现嗜睡、拒奶、反应差、尖叫,病情加重者出现双眼凝视、眼球震颤、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抽搐,甚至出现“生命中枢—-脑干”罢工,心跳呼吸停止,严重者经抢救可能存活,往往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如手足抽搐、听觉障碍、智力低下,甚至脑性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及时治疗和干预是关键!
李主任强调说,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如早产儿、溶血病、G-6PD缺陷、宫内感染、有家族史等,特别是血清胆红素高于umol/L、更应高度注意!发现新生儿黄疸时,要听从医生建议,医院诊治非常重要!一旦出现胆红素脑病,后果非常严重。
李主任说,有少部分家长认为黄疸会自然消退,医院是“没病当小病治,小病当大病治”,也有的家长抱着侥幸的心理,用一些土方法进行治疗,比如用中药外洗,口服多种中药,珍珠粉,黄连等,殊不知,导致黄疸越治越黄。
她再次提醒说,在医学科学面前,为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家长一定要遵从医生医嘱。一旦发生脑瘫,更是要尽早到儿保科、儿童康复科进行早期干预康复治疗,提高孩子生活质量。
大多数宝宝是生理性黄疸,多吃母乳或配方奶,多排(大小便)即可。
只是我们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黄疸,做到细心观察,及时反映,把这些可以预防的意外扼杀在摇篮里。
精彩好文
月子食谱
小儿推拿
宝宝辅食
催乳食谱
催乳手法
催乳合集奶粉喂养
月嫂情感
产后护理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