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为何出生后会出现黄疸?出生前,胎儿生长于妈妈子宫内,相对于大气来说是低氧环境。与高原生活的人们一样,会出现红细胞增多现象,以增加血液携氧量。出生后,婴儿开始通过肺与大气行气体交换。氧气增多,大量红细胞变多余,体内衰变形成引起黄疸的物质——胆红素。因此皮肤变黄
新生儿黄疸到底是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
外形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几乎都有。生理性黄疸有一定限度,皮肤不呈橘黄色,而呈浅黄色。眼白微带黄色,口腔黏膜微黄,手心、脚心不黄。一般4—5天黄疸程度达到高峰,约10天内逐渐消失。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可以出现,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患儿还会有反复。病理性黄疸色深呈橙黄色,遍及全身。患儿睡眠、精神不好,有躁动、哭闹不止等。黄疸严重时会出现核黄疸,损伤患儿大脑,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视。
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少数在生后第二天起就看到皮肤轻微发黄,或延迟到生后5天出现。以后逐渐加重,通常于黄疸出现后第2—3天最明显。
病理性黄疸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如果一个新生儿生后几小时就出现黄疸,一般最早出现的部位是巩膜和面部,那么提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程度
生理性黄疸主要靠测定血清胆红素来判定。生理性黄疸的最高值,是新生足月儿不应超过12mg%,早产儿不应超过15mg%。黄疸出现的顺序是最先从巩膜、面部、颈部然后蔓延到躯干和四肢。
病理性黄疸进展快,从面部逐渐波及到躯干、四肢,如果发现新生儿手足心均被黄染,多提示其血胆红素值超过12mg%。
治疗
生理性黄疸在黄疸期间多喂新生儿母乳或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疗。
病理性黄疸目前在治疗上多采用照光治疗。通过照光,能让体内的胆红素转换成其他物质,使得体内不断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另一个出口,黄疸的症状就能改善。
但是照光后仍无法改善的宝宝,必须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如果黄疸是由于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就需要用手术治疗了。
特别提醒:
壹
不要认为新生儿出现黄疸就是问题。如果没有达到需要光疗的指征,也就意味没有到达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就不会出现黄疸对大脑的损伤。
贰
出生后尽快开始母乳喂养。初期可在婴儿吸吮乳房后,适当借用吸奶器,刺激乳房尽快产奶。多喂养,促进婴儿排便,促进黄疸排出。
叁
婴儿黄疸的严重与否与黄疸持续时间无关,只与黄疸程度有关。如果出生一周后,黄疸指数不高于18毫克/分升,就应继续坚持母乳喂养,高于14毫克/分升才需要干预治疗。有些母乳喂养婴儿黄疸持续可达2-3个月。不要仅仅因为存在黄疸就怀疑坚持母乳喂养的正确性。仅个别母乳喂养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才需暂停母乳喂养几日。
新生儿都会有一些黄疸症状,而且治疗手段也相当简单,就是光疗。所以就算宝宝有点黄也不用太担心,去医院查查很快就能好的,但是有一点,千万不能吃茵栀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