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影响 > 44岁女子诊断肝癌,化疗3次,跟老公说,

44岁女子诊断肝癌,化疗3次,跟老公说,

发布时间:2025/1/22 16:44:42   点击数:
文:明哲

“差点,医院害死了”袁女士现在提起医院恨的牙痒痒,医院、医生不负责任的态度导致了严重的误诊,差点就让袁女士离开了这个世界。

袁女士今年44岁,是一名公务员,每年有两次的体检机会,今年第一次体检结束后,医院医生认真的对袁女士说:“我们再给你检查肝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太对的地方,你的肝脏有占位”。

袁女士不太懂占位是什么意思,她上网查了查,知道占位很有可能是癌症的表现,袁女士直接被吓哭了,难道自己44岁,竟然患上了感染?

无奈之下,袁女士医院进行复查,这里的医生看了袁女士的体检报告后对袁女士说:“你要做好自己是肝癌的准备,然后可以办理住院手续了,最好再通知你的家属”。

袁女士用颤抖的双手拨通了丈夫的电话,丈夫接到消息医院,而此时袁女士已经换好了病服,神色有些不自然,丈夫见状直接抱住了妻子对她说:“你放心吧,无论怎么样,我都会想办法救你的”。

袁女士悲伤的哭了起来。

很快,各项检查就开始,抽血、B超等一天内就做完了,然后是腹部CT检查,住院第二天的时候,结果都出来了,袁女士的肿瘤标志物含量不算很高,甲胎蛋白处于正常范围,没有贫血、没有低蛋白血症,但是腹部CT确定袁女士的肝脏上有一个直径5cm左右的占位,边界不清晰。

医生看了所有的检查报告,还是觉得肝癌早期的概率最高,于是建议袁女士采取化疗。

此时,袁女士和丈夫基本上都确信了患肝癌的事实,于是就全力支持化疗,医生给袁女士使用的药都是进口的药物,一天的花费就在八千元左右。

袁女士住了一周院,接受了三次化疗,花费了差不多三十万,可是袁女士有好转吗?并没有,反而是肝功能越来越差了,转氨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袁女士的丈夫质问主治医生:“你们这样的治疗是合理的吗?看不到效果,还在加重她的病情”?

医生理直气壮的表示:“希望你们配合我们的治疗,我们的治疗都是有体系的,不会错”。

丈夫被气得说不出话,而这时已经十分虚弱的妻子拉着丈夫说道:“我不想治了,出院吧”。

理智的丈夫当然不愿意,如果出院后出现了意外该怎么办?

袁女士说:“那也总比在这里受苦好”。

最终,丈夫办理了出院手续,带着袁女士走了,然后他们托关系来到医院继续做检查,医院的肝内科主任一看到袁女士的检查报告,顿时惊讶的说道:“这是肝癌?这怎么会是肝癌”?

主任解释道:“所有指标都正常,只是有阴影,怎么可以这么草率的诊断为肝癌”?

当天,主任重新给袁女士安排了检查,但此时她的肝功能已经受损了,而且肝脏的“肿瘤”占位没有任何缩小。

主任建议:“剖腹探查吧,现在也没办法了”。

袁女士一想到自己的病情还有转机,说不定可以捡回一条命,于是就同意了剖腹探查,有意思的当医生切开袁女士的腹部,采集了相关组织送到了病理科做检查后,大家都松了口气,原来这哪是肝癌啊,只是一个普通的肝血管瘤。

结果出来以后,在医生的安排下顺手切除了袁女士的肝血管瘤,彻底解决了这个心腹大患。

手术结束后,袁女士的丈夫得知妻子不是癌症,他又喜又怒,发誓医院付出代价,而医院的主任也支持他们,医院的误诊,使得袁女士的肝脏出现了部分永久性的损坏,在未来说不定真的可能会诱发肝癌。

一、什么是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指的是患者的肝脏内形成了血管性的肿瘤,主要是因为肝脏内的毛细血管或动脉异常扩张导致的,可以是单个或多个的。

肝血管瘤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但在某些特定的状态下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和不适等症状,在极少数危急的情况下,肝血管瘤可能会破裂,导致严重的内出血。

因此,如果怀疑患有肝血管瘤,应及时就医。

跟肝癌有明显的差异;

第一,发生机制不同。

肝血管瘤是一种血管发育异常或肝脏血管扩张而形成肿瘤。但肝癌是由于起源于肝脏的细胞发生变异,然后导致肝脏组织异常增生形成了肿瘤,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二,良性与恶性。

肝血管瘤再严重也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转变为恶性癌症。但肝癌再怎么轻松也是一种恶性肿瘤,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向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发生转移和侵蚀,问题十分严重。

第三,病理特征。

肝血管瘤是由血管组成的,形成了由血管腔充满血液的结构。而肝癌是由癌细胞组成的异常组织,具有异常的内分泌状态也具有不同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

第四,症状。

肝血管瘤一般来说是无症状的,除非瘤体一直增大压迫组织、神经或者发生破裂出血。而肝癌总是引起一系列症状,包括腹部疼痛、黄疸、恶心、乏力等。

第五,患病风险。

肝血管瘤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出现,常见于女性。肝癌总是与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男性是最常见的患病人群。

肝血管瘤治疗方法。

对于小的肝血管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长期观察即可,除非血管瘤存在症状或者风险破裂。肝癌的治疗就很麻烦了,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肝移植等。

所以,肝血管瘤和肝癌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旦搞混或搞错,对于患者的生命而言是巨大的危害,希望各位医生能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要拿这种事开玩笑。

肝癌的诊断标准,还要明确一下

临床诊断学告诉我们,诊断每一种疾病的过程都需要仔细和小心,没有十足把握和证据,不能轻易下结论。

首先,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肝癌的诊断一般从影像学检查开始,主要包括超声、CT、MRI和肝动脉造影等。

这些检查有利于帮助医生观测到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等特征,还能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和转移情况。

其次,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影像学看到有可疑的肝占位后,还要结合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α-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AFP-L)等,这些标志物是关于肝癌存在与否的表现,但是有时候这些标志物的升高与否也容易出现异常,所以不能迷信标志物,只能将其作为一种参考。

最关键的是病理学检查。

通过活检、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最可靠方法。病理学检查能够确认细胞学的特征、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分级和分期等信息对后续的治疗很重要。

总而言之,医生鼓励患者捍卫自己的权益,只要有医生、医院敢误诊,就要让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也是为了医疗体系的规范化、专业化做出的贡献,也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x/1092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