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类型----------●生理性黄疸
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
----------●胆红素生成过多
●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
●胆汁排泄障碍
●肝肠循环增加
◆宝宝会有什么表现
全身皮肤、黏膜、巩膜明显黄染
反应力低下、嗜睡、拒乳、甚至肢体抽搐
◆如何治疗呢
----------
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光疗尿布遮盖,其余充分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对于35周,胆红素下降至13-14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光疗过程中不显性失水增加,注意补充液体,保证足够的尿量排出。
换血疗法
药物治疗
支持治疗
----------并发症
新生儿黄疸严重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同时存在高危因素时,可使未结合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入脑,导致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