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黄疸是指单纯因胆红素代谢特点引起的暂时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超过5mg/dl或每小时>0.5mg/d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较容易产生黄疸的原因1、胆红素的主要来源为红血球的代谢产物,因为红血球寿命较短,当红血球寿命较短,当红血球老化或被破坏时,血红素会游离出来,经代谢后产生胆红素,胆红素由血液运送到肝脏,经代谢后,由胆管排泄于肠管内。
2、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及时代谢胆红素,以致易堆积体内。
3、新生儿的肠肝循环能力强,使得由肝脏处理过而排泄到肠内的胆红素被再吸收回血液内。
当上述代谢路径发生问题,会造成血中胆红素堆积就会形成黄疸。
客服中心-工作时间:08:00-20:0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