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茵陈蒿茵陈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我国大部地区有分布,主产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老茎及杂质,晒干。生用。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利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茵陈蒿苦泄下降,功专清利湿热而退黄疸,凡湿热薰蒸而发黄者,每用为主药。可单用一味,大剂量煎汤内服;亦可配伍大黄、梔子,即茵陈蒿汤;若小便不利显著者,可配伍其他利湿药,如茵陈五苓散;若属寒湿阴黄,须配附子、干姜等温中药,如茵陈四逆汤。此外,本品亦可用于湿疮瘙痒,流黄水,乃取其清湿热之功。可煎汤内服或外洗。10~30g。
▲▲▲
中药茵陈蒿
《本草正义》:“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凡下焦湿热瘙痒,及足胫跗肿,湿疮流水,并皆治之。其阴黄一证,虽曰虚寒,然亦内有蕴热,故能发现黄色,则以入于温经队中而扫荡之,则仲景茵陈附子之法。”《神农本草经》认为茵陈蒿:
茵陈蒿,味苦,平。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生邱陵阪岸上。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茵陈蒿,味苦,性平。主治风湿和寒热的邪气,湿热郁结导致的黄疸病。长期服用能够使身体轻巧,增添气力,延缓衰老。产于大小土丘或坟地、高坡上。茵陈气味苦、平、微寒,无毒。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久服轻身,益气,耐老,面白悦,长年。白免食之成仙。张隐庵曰:经云:春三月,此为发陈,茵陈因旧苗而春生,盖因冬令水寒之气,而具阳春生发之机。主治风湿寒热邪气,得生阳之气,则外邪自散也。结热黄疸,得水寒之气,则内热自除也。久服则生阳上升,故轻身益气耐老。因陈而生新,故面白悦,长年。兔乃纯阴之物,喜食阳春之气?故白兔食之成仙。喜欢中药的朋友们,欢迎点击文末听免费中药试听课程,跟路玉滨老师过目不忘学中药大家都在看用青蒿的名方——“青蒿鳖甲汤”,治疗失眠证5分钟带你速学39个解表剂歌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本文涉及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试听中药课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