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个宝宝九个黄,作为新手爸妈的你,学会自己观察,照顾黄疸宝宝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
一起看看这段视频
听听李和平主任怎么说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就是观察皮肤的颜色。观察孩子皮肤黄染它的部位,还有皮肤颜色的范围,还有皮肤颜色的深度,用意就是估计孩子胆红素增多的程度。第二就是要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观察患儿在生后有没有出血的倾向,患儿在生后吃奶吸吮力如何?他的精神状态如何?患儿的肌张力怎么样?就是四肢的活动能力如何。另外就观察患儿有没有嗜睡或者烦躁不安的症状。在患儿随母亲出院后,新生医院检查胆红素值,目的是为了判断和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第三就是要鼓励母亲要提前喂奶,让小婴儿早吸吮、早哺乳,目的是为了刺激肠道蠕动,促进粪便的排出,胆红素的排出。第四就是观察孩子生后头颅有无血肿,有没有产瘤,观察孩子有没有贫血。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第一就是观察皮肤的颜色,黄染的部位,皮肤颜色的范围、深度。第二要观察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有没有出血倾向、吃奶吸吮力、精神状态、肌张力、有没有嗜睡或烦躁不安的症状,第三要提前喂奶,早吸吮、早哺乳,刺激肠道蠕动,促进粪便、胆红素的排出。第四就是观察孩子头颅有无血肿,有没有产瘤、贫血、水肿。
关于新生儿黄疸
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知识点?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该病发病率高,约有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都会出现黄疸。
黄疸分类?
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黄疸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但生理性的黄疸只需要护理得当,会自行康复。
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宝宝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但如果胆红素急剧上升,进入脑细胞,造成“核黄疸”,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黄疸增加,宝宝是从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
黄疸减退,是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
如果你很难判断宝宝的黄疸退没退,可以2~5医院检查胆红素水平。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就说明黄疸不严重,大概三、四周黄疸就能完全消退了。不过,早产宝宝相对要慢一些。
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宝宝,属于“病理性黄疸”,要警惕了。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症状比较重,可能还有吐奶、发烧、抽搐、嗜睡、大便发白等表现,而且进展快、持续时间长。
宝宝黄疸时,新手爸妈注意事项!
1、母乳喂养
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勤喂母乳,按需哺乳,增加宝宝循环排泄有利于退黄。
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导致血液胆红素升高。看胎便是否排干净,主要是看大便是否从墨绿色胎便转变为黄色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
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她)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
3、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利于新生儿黄疸及早退去,但是注意不要让太阳直射眼睛,避免伤害,晒太阳期间注意补充水分。
4、黄疸宝宝出院后的复诊
出院后还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反应差、食欲不振、拒乳等症状,且要及时复诊,测量宝宝的黄疸值。
END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做科普知识宣传,不作为患者病情诊断依据,患者详细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需医院进行就诊和检查后,医生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本文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贞德提示更多孕期问题
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