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预防 > 感冒,发烧,黄疸替娃拒绝这10个

感冒,发烧,黄疸替娃拒绝这10个

发布时间:2018-10-5 19:01:59   点击数:

偏方从哪里来?世代相传,口口相传,网络传播。

真是不要小看偏方的力量。

前一阵有个很火的微博,一位妈妈听信偏方,让孩子生吞蝌蚪退烧,结果孩医院。就在这条微博的评论里,有上百人回忆童年,他们也是这样“吃”过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那些害人不浅的“育儿偏方”。

01

发烧

错误“偏方”

关于退烧的民间偏方可真是数不胜数。除了上面提到的“开水灌喉”,还有坚信用银器煮水能退热的:

快满月的小军发烧了,一家人找来网上传授的偏方,用一对银手镯煮水给小军喝,还用酒精擦身降温,整整折腾了一夜。

但小军并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高热惊厥,红疹现象,直到早晨,孩子的哭声渐渐弱了,出现嗜睡症状,连奶都不喝,一家人这才急了,医院。

科学方法

不要一发热就主动要求医生给孩子打退烧针或挂水,大多数急性发热只要口服退热药就可以。宝宝发热,在家处理流程图:

注1:有过热性惊觉患儿38℃以下即可应用退热药。注2:物理降温推荐采用温水浴。注3:以口服美林以及泰诺林退热药为主要处理方法。

02

“鹅口疮”

错误“偏方”

孩子食欲明显变低,而且脸颊内侧和舌头上都冒出白色豆腐状的颗粒,经确证是患上了鹅口疮。

有朋友说可用宝宝“尿液”涂抹在患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科学方法

鹅口疮是一种微菌(念珠菌)感染,使用尿液治疗并无科学根据,而且很不卫生。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

此外,在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擦干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03

感冒

错误“偏方”

不少妈妈反应说,家里宝宝近来老是感冒,婆婆听说给小孩喝“葡萄糖水”很有效,身体会一直很健康,发育也比较好,于是买来一大箱葡萄糖水要给宝宝喝…

科学方法

葡萄糖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

许多父母为了增加宝宝的营养,也会给宝宝味葡萄糖水喝,认为葡萄糖对宝宝有很多好处,但是许多营养专家建议不要这样做。

营养专家表示:妈妈可以在两餐奶食间给宝宝喝些白开水,可以给宝宝润喉化痰,而不需要特别用带有甜味的葡萄糖水。

常给宝宝为葡萄糖水,会给宝宝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04

黄疸

错误“偏方”

长沙有一位刚出生3天就全身发黄的宝宝,家里老人觉得宝宝可能是撞邪了,就用点燃的灯芯草,戳在宝宝身上,进行“点灯火”驱邪。

结果孩子不仅黄疸没去,身上还被戳出一个个血点......

科学方法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正常的生理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1.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孩子一般情况良好,体温、食欲正常,大小便颜色正常。

一般不需要进行干预治疗,可通过加强喂养、帮助排便等方法,让新生儿安全度过黄疸期并逐渐消退。

2.病理性黄疸: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常覆盖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黄,胆红素超过12mg/dl,孩子还伴有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大便颜色发白或小便颜色明显发黄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多是宝宝肝胆系统存在病变,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戳这篇专业医生文章《新生儿黄疸不可小觑》

注意: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无论出现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都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05

流鼻血仰头、塞棉球

错误“偏方”

止鼻血的3种错误处理方法:

1)仰头:仰头不能止血,还会使血液后流到咽喉部,吞咽入食道及胃肠,刺激胃肠黏膜产生不适感或呕吐。

2)把同侧胳膊举起来: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3)用纸团或者棉花塞满前鼻孔:这会使孩子本来很娇嫩的鼻粘膜进一步撕破,加重鼻出血。此外,不干净的纸团或棉花会引起鼻腔感染。

科学方法

1)身体前倾:坐下来,身体略微前倾,低头并用嘴呼吸。

2)按压鼻翼: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腔前部,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5-10分钟,再松开看是否已经止血。

3)用冷毛巾:用手按压鼻翼的过程中,把冷毛巾敷在额头处,可有效止血。

06

维C泡腾片秒变“致命毒药”!

错误“偏方”

因为家长给娃错误方式用药,最终18个月大的孩子抢救无效死亡。选对药很重要,会用药更重要!

如果直接干吞,维C泡腾片泡腾片会在口腔、食道或胃内崩解,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而造成腹胀、腹痛、打嗝,气泡流入呼吸道,还可能造成呛咳甚至窒息。

科学方法

一定要待泡腾片气泡完全消失后,摇匀服用;一天不要超两片。

1)先把泡腾片放在杯子底,然后烧一壶沸水,晾一下,温度适中后,再倒入杯子。

2)水倒满后,立刻把杯子盖上,5分钟后滋滋滋的声音没有了,再打开。

3)喝之前摇一摇,先用小口啜一点儿,然后再大口喝下去。

07

烫伤涂牙膏、酱油

错误“偏方”

说起这个相信很多父母会深有感触,小时候一不小心烫伤了手指或者胳膊,家长就会赶忙给涂上牙膏,说这样能止痛还不留疤痕。

但其实,牙膏、酱油并没有对伤口起到清凉散热的作用,甚至会影响烧伤处热量的散发,引发感染,增加清理伤口的难度。

科学方法

08

口腔溃疡涂抹食用盐

错误“偏方”

小时候最怕口腔溃疡了,因为不仅要承受溃疡发作带来的痛感,还要忍受“伤口上撒盐”的钻心之痛。

妈妈说口腔溃疡抹盐就好了,可事实证明,这个说法不是很靠谱~

科学方法

使用西瓜霜喷剂、冰硼散等,可能会加速溃疡愈合。

也可以将维生素C片或者维生素B2片研碎撒于溃疡处,每天2次。一般3—4次即可痊愈,但是初次用药时,极可能会痛得嗷嗷大哭。

注:意可贴属于糖皮激素药,不适合小孩子用。

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09

食物相克

错误“偏方”一:

豆浆和鸡蛋不能同食:“据说”豆浆里有一种叫做胰蛋白酶抑制剂的东西,会阻碍蛋白质的吸收,鸡蛋里的营养都浪费掉啦!

事实是:豆浆只要是煮熟的,那么胰蛋白酶抑制剂早就已经失去活性死翘翘了,根本不会再抑制蛋白吸收。

科学方法

喜欢早上给自己、或给孩子来份豆浆配鸡蛋的话,一点都不用顾忌,只要保证豆浆熟透就没问题!

错误“偏方”二:

虾和维生素C不能同食:“据说”虾里含有砷,维C和砷碰到一起,就会产生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砷的东东,也就是俗称的“砒霜”。

事实是:虾里面的砷含量极低,而且几乎不能被维C破坏。再说了,就算真的起反应了,要想达到中毒剂量,估计得吃几十斤虾才够数,就咱们平时那点儿进食量,根本用不着担心!

科学方法

什么柠檬基围虾之类的,只要不过敏,就尽情做给孩子吃吧!

不光上面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口口相传”的育儿经验,都已经被现代医学验证并不科学。那么,你有没有被哪些“育儿偏方”坑过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区吐槽~

图片内容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有任何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f/378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