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预防 > 人体上千个穴位,能会这10个足矣站桩

人体上千个穴位,能会这10个足矣站桩

发布时间:2018-9-11 16:26:14   点击数:
     通悟功夫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人体经脉上,总共有个穴位,如果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那么身上的穴位会达到上千个,不可能将这些穴位都一一掌握,其实了解几个生活中比较常用的穴位就够了~

下面10个常用养生要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养生防病!

1.明目醒脑穴:风池

1、功能

清心明目;

清热散风;

通窍活络。

2、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中医讲“头目风池主”,对于头部的一些风病,利用风池都可以很好的解决。按揉风池穴和周围的肌肉,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的缓解颈椎病、头痛,或者因为长时间低头而导致的颈部疲劳,并且在工作间隙,适当的按摩风池穴,能够提神醒脑,消除疲劳。

而且,风池穴和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也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治疗眼部疾病,对于治疗近视也有很好的效果哦!

2养胃穴:中脘

1、功能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2、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胃不好的人可以适当的按摩中脘穴,中脘穴在腹部,离胃部很近,如果出现急性胃刺痛,可以按压中脘穴,10秒一循环,按压,松开,如此反复,3-5分钟就可以缓解!

慢性胃病患者也可以选择按揉中脘穴,能够帮助消化,健脾益胃!

3补肾固元穴:关元

1、功能

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2、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经常按揉关元穴,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肾气。男性经常按揉关元穴,能够缓解肾虚腰酸等情况;女性经常有关元穴能够帮助缓解很多妇科疾病。

我们在按揉关元穴之前,可以先搓热手掌,掌心对准腹部的关元穴做揉搓的动作,由轻到重,感觉发热为止!

4养护心脏穴:内关

1、功能

理气活血;

安神定志。

2、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经常按揉内关穴,有助于血气畅通,可以保护心脏,用大拇指垂直按压,每次大约3分钟左右,知道局部感觉酸麻即可。

除此之外,内关穴对于缓解头疼,嗓子疼,腰部疼痛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内关穴也是比较常见的急救穴位之一,当病人突发心脏病的时候,让病人平躺,并配合按压内关穴,能够缓解疼痛。

5清热止痛穴:合谷

1、功能

清热解表;

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2、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

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合谷穴也被称之为虎口穴,适当的按揉合谷穴,能够镇痛清热,对于缓解面部疾病非常的有效果,当出现头痛发烧,上火牙疼都可以按压合谷穴来进行缓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胀为宜。效果不错!

6舒筋活络穴:阳陵泉

1、功能

通筋活络;

疏经利节;

清热利胆。

2、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

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经常按揉阳陵泉,对于缓解肩膀周围疼痛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乳房胀痛,两肋胀痛,肋间神经痛等,效果都非常不错!

7“全能”穴:足三里

1、功能

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2、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足三里是全能养生穴位,在民间就存在“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俗语,经常按揉足三里,对于治疗慢性肠胃疾病,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作用,并且适当按压足三里还可以缓解疲劳!

8安神健体穴:涌泉

1、功能

清脑醒神,

安神定志,

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2、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涌泉穴是肾经之首,经常按揉,能够帮助我们补肾健脾,补气益血,还可以帮助神经衰弱的人调理睡眠,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9解腰背酸痛穴:委中

“腰背委中求”主要就是指如果出现腰背酸痛不适的时候,我们可以按揉委中穴来进行缓解,因为按压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但是我们还需要注意,如果是肾虚引起的腰痛,我们还是要以补肾为主!

10滋阴养颜穴:三阴交

三阴交一直被称为女人的穴位,经常按揉这个穴位,可以帮助保养女性的子宫和卵巢,可以养颜美容,让皮肤变得更加光滑水嫩,并且每天坚持按揉三阴交,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但是一定要注意,孕妇不适合按揉三阴交,因为三阴交具有调畅人体气血运转的作用。

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左右,停歇后再揉。

站桩时一定要注意这三个穴位

站桩有诸多的好处,如果注重细节按照要求坚持去做,会去病强身,达到益寿延年的效果。今天我们一起谈谈站桩对穴位和经络的作用。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

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十二正经”。

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位,全部共有处,暗合一年天。这些穴位存在于经络上,就好像是一处处驿站,脏腑疾病的起因是经络不通,从而形成淤滞所致,而形成疾病。

我们站桩是的元气就是游走全身经络,会经过这一处处驿站。

在站桩时尤其要注意这三个大穴。

第一是涌泉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大意是说:由涌泉穴生发的元气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延经络二涌动,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作用非常重要。

第二劳宫穴,我们站桩时感受到的第一缕元气就是两个劳宫穴之间产生的。劳宫穴经常挤压对心绞痛,心悸,癫痫,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疗效显著。

第三大穴是百会穴,百会穴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个经脉会聚之处。百会、涌泉、劳宫是人体生死之大穴,人体主要以三大穴道与外界相通。百会通天、涌泉通地,劳宫则是可由人体主控的出入气穴。

通过站桩,元气由涌泉而生,在劳宫穴体验,最终聚于百会。元气延经络循环往复,故百病不生,可益寿延年。站桩是一调代三调,以调身代替调心、调息。它通过起势启动带脉,带脉一动,任、督二脉也动,十二经脉随之而动,实质上是外静内动,动中求静,故行家认为“桩功是休息中的锻炼,是锻炼中的休息”。

站桩固根培元是开始也是结果,要使自己的身体强壮,循序渐进不要贪功、不要的过度的伤害身体;才是正道。

拿无极桩体系来讲以固根培元桩为基础起点,共有五个小内容,分别是:

1、无极下气桩

2、无极束身桩

3、无极托宝桩

4、无极抱球桩

5、无极心神合一桩

虽然只是五组小动作,但却是三步修练之法,能让每个习练者充分体悟到桩功的松、紧、动的变化,每一个动作每桩法各有偏重。

如:松求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紧桩求是六面力和间架结构、动求的是“全力以赴”状态,亦即全身力量都进入有效工作状态的状态!

三步功法环环相套,站桩千万不要在那里傻站。傻站只是静,而不会动。因为站桩是动静两大类。必须要动静结合,光静不动。少了一横。

所以站无极桩过程中这几个桩法相互转化才能拉筋,扽筋,伸筋拔骨,才可以将筋拉长,增粗,力生于骨,而连于筋。筋长力大,骨重筋灵。

宁练筋长一分、不练肉厚一尺。这也是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生生不已之动。

最终让习练者用最有效的方式轻松达到养生的目的并找到内家拳门径!然初学者无论是太极、形意、八卦终究应当从形之姿势入手,学习久之着熟懂劲,必当,悟真理,求真源,融会贯通,才能步入于神化之境。动静万化不离根,风雨雷电神气象,浑然一体出真功。

功夫讲武缘,只传有德之人,感恩修行路上有您结伴同行!!!

喜欢该文章可以用点赞、打赏、转发的方式做为鼓励!对内功感兴趣的同修们可以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白癜风会不会扩散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f/373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