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预防 > 手太阳小肠经之腕骨穴位常识

手太阳小肠经之腕骨穴位常识

发布时间:2017-11-29 16:58:02   点击数: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本经腧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

腕骨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赤白肉际凹陷处,在手背尺侧,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腕背侧动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主治指挛腕痛、头项强痛;目翳;黄疸;热病、疟疾。操作方法为直刺0.~0.5寸。穴位释义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腕骨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腕骨。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泌别清浊。主治头痛,项强,耳鸣耳聋,目翳,肩臂疼痛麻木,腕痛,指挛,胁痛,热病汗不出,口腔炎,黄疸,消渴,糖尿病,瘛疭,惊风,疟疾。

取穴方法

沿后溪穴赤白肉际向上推,有高骨挡住,凹陷中即是。

穴位配伍

本穴配涌泉治伤寒发黄;

配大陵、间使、三间治腕关节炎;

配足三里、脾俞、胰俞治糖尿病。

腕骨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腕骨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腕骨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日常保健

针刺腕骨穴的方法:腕骨穴直刺0.-0.5寸,局部胀痛。

艾灸腕骨穴的方法:腕骨穴艾条灸5-20分钟,腕骨穴艾炷灸-5壮。

按摩腕骨穴的手法:用拇指指腹按揉腕骨穴穴位,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天按摩2次。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
小孩为什么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yf/148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