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检查 > 知青岁月在陕北插队落户九年多,一对情侣一

知青岁月在陕北插队落户九年多,一对情侣一

发布时间:2023-3-26 22:20:20   点击数:

一晃就到了年的春天,北京知青王明丞在陕北的马家沟大队已经插队落户生活了八年多,当年一起在马家沟二队插队落户的十六名北京知青还剩下了三个人,其他知青都通过招工招干或其他途径离开了马家沟。

暂时还没离开马家沟的这三个知青两男一女,一个是王明丞,一个是张元。另一名女知青叫周小琪,她长相特别漂亮,是知青点里出了名的冷美人。他们迟迟没能通过招工或招干进城,据说是因为家庭成分或个人问题,王明丞就是因为他父亲是右派,所以招工招干或推荐上大学,都没有他的名额。

周小琪也是因为家庭原因没能离开马家沟,据说因为学术问题,她父亲被下放到京郊的一个农场劳动去了。张元的家庭倒是没有啥问题,他是根红苗正的工人子弟,据说他是因为偷看禁书被公社干部发现,在公社知青办的知青档案里被记录在册,每次招工招干,公社知青办都会把他排除在外。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知青都进城了,马家沟二队知青点四孔宽敞的窑洞里就住着三个人,显得特别冷清和空旷。再加上周小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王明丞也只能和张元聊聊天说说话,生产劳动之余,他们只能靠看书打发无聊的时光。因为那时也没有什么可读的书籍,王明丞只能反复翻看他的初中课本。

那年3月初,张元突然病了,高烧不退,浑身乏力,村医怀疑是急性肝炎,王明丞和二队的队长马文明赶忙把张元送到了公社卫生院,医生诊断后说是黄疸肝炎。在公社卫生院治疗了几天,不见好转,王明丞和马队长医院。

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星期,张元的病情好转出院,可没几天他的肠胃又出现了严重问题,医院给张元开了病情诊断书,医院检查治疗。很快,张元就办理了病退手续,回北京治病去了。二队知青点就剩下王明丞和周小琪两个人了,原本空旷的知青点显得更加冷清了。

自从张元回北京以后,周小琪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她都抢着做饭,也抢着去担水,她还跟着老乡赶集买回来了几只小鸡和一头小猪仔。对于周小琪的突然转变,王明丞还真有点不适应。

一天吃过晚饭,周小棋对王明丞说:“咱们院子东边那片空地挺平坦,要不咱们开垦一下,栽种几垄茄子和辣椒,再栽几棵西红柿,到时咱就有菜吃了。”“也行,反正现在开荒片种自留地上级也没人管了,乡亲们也都有自己家的菜园子了。”王明丞也赞同周小琪的提议,暂时不能进城,生活还得继续,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嘛。

说干就干,只几天的功夫,那片空地就变成了菜园子,栽上了茄子辣椒,栽了西红柿,马队长还给他俩送来了几棵黄瓜苗和萝卜种子。空余时间,周小琪也挑水浇菜,她的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周小琪还把她当年从北京带来的高中课本借给王明丞看,有时两个人也一起讨论课本上不明白的问题。

端午节那天,大队书记来到知青点,问王明丞:“明丞,哦(我)儿媳妇要生娃娃了,生了娃娃短时间内也不能回学校教书了,你和周小琪看谁能去学校替她代一段时间的课?”“让周小琪去吧,我没教过书,没有经验。”王明丞一边说一边喊周小琪。

虽然是临时代课,但也算是个好差事,一星期能歇一天,代课期间也有民办教师补助,虽然钱不多,一个月几块钱也是挺可观的。周小琪很感激王明丞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她,她痛快应下了这个美差。

那个时节,正是农忙时节,马队长天天领着社员们锄地,给庄稼追肥,每天都到天黑才收工。周小琪在学校教书,放学后她就提前做好饭,然后再喂鸡喂猪,给菜地浇水,等着王明丞收工回来一起吃饭。星期天的时候,周小琪还帮着王明丞洗衣服,帮他打扫卫生。第一个月领到了教师补贴金,周小琪跑到公社供销社给王明丞买了一块毛巾,还买了牙膏香皂。为此,王明丞发自内心地感激周小琪。

影视剧照(图片来源网络)

那年初秋的一天半夜,熟睡中的王明丞突然被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声惊醒,紧接着就是一道耀眼的闪电,接二连三又响起了几声震耳的炸雷。顿时,窗外狂风大作,一场大雷雨就要来临了。

王明丞被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吓坏了,他把被单裹在身上,下意识地往被单里缩了缩脖子。

猛然间,王明丞听到了咚咚的敲门声,还有惊恐地哭喊声。王明丞没来得及多想,他硬着头皮跳到脚地上,光着脚跑到窑门口,打开了房门,只见一个人影随着一股凉风扑面而来,那人紧紧搂住了王明丞,哽咽着说:“我怕,我好害怕……”

那个人不是别人,她就是住在隔壁土窑里的周小琪。周小琪确实吓怕了,浑身不停地颤抖。

王明丞摸索着点上煤油灯,赶忙穿上长裤,穿上衬衫,让抖作一团的周小琪坐在炕拦石上,顺手把自己的被单披在了周小琪的身上。

土窑内的灯光摇曳,微弱的灯光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窗外电闪雷鸣,噼里啪啦的雨点不停地敲打着门窗,站在脚地上的王明丞不知所措,他似乎也感觉到了温度的下降,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着,却找不出一句安慰周小琪的话语。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的风雨声慢慢停息下来,煤油灯里的灯油也快耗尽了,周小琪看了看坐在炕拦石上打瞌睡的王明丞,她把披在自己身上的被单轻轻披在王明丞身上,悄悄来到窑门口,轻轻打开了房门。

此时的空中已是月朗星稀,乌云早就不见了踪影,窑顶接口的房檐上还在往下滴答着水滴。院子里低洼处的积水反射着月光的倒影,初秋的晨曦微露,空气里弥漫着秋天的气息。

周小琪准备走出土窑的时候,王明丞突然醒了,他慌忙站起来,也来到了门口。周小琪不好意思地对王明丞说:“打扰你休息了,天快亮了,你再睡一会吧。谢谢你!谢谢你陪我度过了这个令人恐怖的雨夜。”

看着周小琪回到了她居住的土窑里,王明丞回身关上房门,倒在土炕上就呼呼睡着了。

日头冒红的时候,王明丞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他赶忙穿好衣服,打开了房门,只听马队长在和周小琪说话:“夜里这场雨可不小,泄洪沟里都暴发了山洪,村口那棵老槐树的大树杈子也被大风刮断了。哦(我)担心你们居住的土窑漏雨,过来看一下。”

王明丞领着马队长到土窑里看了看,又领他到那片菜地看了看,王明丞原本想给马队长摘一筐茄子,可菜地里太泥泞,马队长拉住了王明丞,他说等赶明地里不泥泞了,让他婆姨来摘。王明丞和周小琪种的菜根本就吃不完,他俩经常把菜分给乡亲们吃。

那年年末的时候,王明丞接到了他姐的来信,信中说他父亲的问题查清了,马上就要恢复工作了。他姐还告诉王明丞一个特大的好消息,说是恢复高考了,让他赶紧报名参加高考。

第一时间,王明丞和周小琪去了公社知青办,知青办主任告诉他俩说,高考报名已经结束了,马上就要考试了,要想参加高考,只能等明年了。王明丞掏出他姐写的那封信仔细看了一下日期,不知什么原因,那封信竟然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王明丞只好给他姐回信说明了情况。

元旦过后,王明丞又收到了他姐的来信,希望他积极准备参加下一次的高考。他姐还在信中说,让他争取春节回家过年。

那个春节,王明丞没有回北京和父母一起过年,因为周小琪的父母还在下放劳动,她不能回家过春节,王明丞只好留下来陪着周小琪一起在陕北过年。就这样,王明丞和周小琪相爱了。

年夏天,王明丞和周小琪一起报名参加了高考,他俩都榜上有名,王明丞考上了河北工学院,周下琪考上天津师范学院。一个知青点同时有两名知青金榜题名,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离开马家沟的前一天,王明丞和周小琪把他们用不着的生活用品都送给了乡亲们,他们结余的口粮和那几只鸡也都分给了乡亲们。王明丞把自己的那个木箱子送给了马队长,那片菜园子也交由马队长经管。这么多年来,马队长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照顾着他们,他是发自内心地感激马队长,感激乡亲们。

离开马家沟那天,乡亲们一直把王明丞和周小琪送到村口,送上公路,他俩坐着队里的毛驴车走了很远,乡亲们还站在公路边朝他们挥手哩。时隔几十年,当年乡亲们为他俩送行的场景,王明丞至今难忘。

到了年春天,王明丞和周小琪他俩才调回北京,一对有情人总算团聚在一起。也是那年秋天,他们的儿子诞生了,一个三口之家幸福又快乐,当年一起到陕北插队落户的同学都非常羡慕他俩。因为当年在马家沟插队落户的北京知青,就他俩考上了大学。

图片来源网络

年夏天,王明丞和周小琪回到马家沟看望了乡亲们,看望了他们日思夜想的老队长。当时马队长已经八十多岁了,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可看到王明丞和周小琪时,马队长竟然奇迹般地叫出了王明丞的名字。那次相见,成了永别,不久老队长就去世,王明丞和周小琪很欣慰,幸亏和老队长见了最后一面,要不然,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当下,王明丞和周小琪都在社区做志愿者,他们生活得很充实很快乐。

说起自己的妻子周小琪,王明丞老师笑着说:“周小琪当年可是我们知青点里的冷美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好几名男知青主动接近她,她就像一块冷冰冰的石头,谁都无法靠近她。我能和周小琪结为夫妻,当年的同学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问我用什么魔法征服了周小琪。我说我俩在一起的时间最长,老话说日久生情,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魔法吧。”

对于王明丞老师的这个答案,同学们都一致认同,周小琪女士也笑着默认。

最后,王明丞老师又补充说:“其实啊,周小琪表面上冷漠高傲,可她一点都不高傲,她更不冷漠,她的热情就像火一样热,和她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她让我感受到的都是温暖和幸福,没有一点冷漠的感觉。周小琪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依然美丽如初,能和这么漂亮的女人生活一辈子,我感到很满足。”

王明丞老师和周小琪女士的知青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就讲完了,衷心祝愿这对历尽坎坷的知青老哥老姐健康快乐,幸福一辈子。

作者:草根作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jc/960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