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满月的新生儿出现的黄疸,既属于新生儿黄疸,根据新生儿的黄疸值水平,可以将新生儿黄疸分成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型,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至3天左右出现,而病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4小时左右出现。虽然新生儿黄疸属于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但同样不可轻视,尤其出现病理性黄疸时,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做好护理措施。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1、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能够自愈,并且患儿的精神状态稳定,大小便、吃奶、睡觉等方面都是正常的,所以一般不需要采取治疗措施。而护理方面应该注意的是保证吃奶量,给予充足的水分。如果吃奶量过少或者小便过少,都不利于胆红素的排泄。尤其胎便中含有大量胆红素,应尽早排出,防止胎便中的胆红素经过肝肠循环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从而导致黄疸水平增高。
2、经常晒太阳能加快黄疸的消退速度,但是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一般来说,冬季可以将晒太阳的时间安排在温度最高的10点至14点之间,而夏季的应该在阳光不太强烈的阶段晒太阳,如上午9点以前以及下午4点左右是相对来说最合适的时间段。另外,由于新生儿的眼睛还没有发育完善,不能受到强光的刺激,所以晒太阳的时候要注意保护好眼睛。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1、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时,需住院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和光照治疗等。建议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医院就是不错的选择。
2、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精神状态、体温、大小便的排量、血压、皮肤的黄染程度等,记录吃奶量以及尿量,注意有无感染灶,排查贫血、缺氧、心力衰竭体征、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征象。另外,新生儿房间内的光线不能太暗,保证在自然光线下判断皮肤黄染的程度,以帮助判断黄疸病情。
3、新生儿因病理性黄疸引起胆红素脑病、肝脾肿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需绝对卧床休养和治疗,在此期间应该做好呼吸道的护理措施,如发现其口腔和呼吸道中出现了分泌物,需通过正确的方法及时清理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以及清洁皮肤,穿着干爽以及材质柔软的衣服,以保持皮肤干爽和卫生,尤其要注意做好脐部、臀部、会阴部的卫生护理措施,以免发生细菌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