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检查 > 胆管癌术后胆道出血黄疸黑便案

胆管癌术后胆道出血黄疸黑便案

发布时间:2022-8-4 20:15:30   点击数:

患者,郭某,男,70岁。初诊日期:年1月10日

主诉:肝门胆管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50余天,黑便月余。

病史:患者50余天前因肝门医院普外科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患者血色素持续下降,考虑存在内出血,遂于年12月21日行腹腔镜探查中转开腹+肝管-空肠R-Y吻合术+胆总管切除术。术后患者仍贫血,考虑吻合口持续出血,曾予多次输血治疗。发病以来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小便黄,散在皮肤瘙痒,肝区间断性疼痛,黑便,眠差,特请中医会诊治疗。

诊察:患者轮椅推入诊室,体型消瘦,皮肤及巩膜黄染,乏力,气短,纳差,黑便,大便不成形,右侧腹部隐痛,口干,每晚睡眠3-4小时,尿黄。舌暗红,积粉苔,脉细偏数。血红蛋白由1月6日85g/L升至g/L。

临床分析:患者肝门胆管癌病史,经多次手术后元气大伤,又因术后便血,阴血亏虚,故首诊时见其轮椅推入就诊,体型消瘦,乏力气短、口干,此乃气阴两虚之本虚证候;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黑便,黄疸,纳差,积粉苔等,均为脾胃虚极,腐熟无能,运化升降失调所致。正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虚不能摄血,故见黑便、便血;肝藏血,血摄魂,血虚故患者虚烦难眠;脾虚升降失职,郁热湿浊内生,郁热加重便血,湿浊进一步阻滞中焦升降,本虚与标实相互恶性循环,使病情不断恶化。当务之急,是需清补气阴,恢复脾胃升降之职,方选生脉饮合升降散口服,补气阴调气血,渐复生化之源。又因肠道出血未止,不断耗损正气,故以米饮送服黄白止血凝胶,在顾护胃气同时,以轻剂薄味活血散瘀止血,切断恶性循环。

处方一:西洋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姜黄12g,蝉衣8g,僵蚕15g,大黄4g。水煎服,每日1剂,分多次温服

处方二:阿胶10g(烊化),川军2g,白芨3g,三七3g。阿胶烊化,后三味打粉,冲入米饮中服用。

二诊(年2月14日):

患者步入诊室,精神转佳,黑便消,睡眠转佳,纳差好转,腹部隐痛较前减半,大便不畅,数日一行。此次于3天前出现发热,体温39.1℃,自服退热药后好转,为进一步调理前来复诊。舌边尖红,苔粉腻,脉弦。

处方:柴胡20g,枳实15g,赤芍15g,黄芩15g,法半夏10g,大黄10g,金钱草30g,菖蒲15g,远志10g,茵陈15g,生鸡内金10g。

按语:本案为肿瘤术后患者,几经手术、失血,体虚已极,病机中本虚著于标实,病程逆转关键在于疏调脾胃运化;但若以重剂厚味荡涤肠胃,将适得其反,加速病程进展。师选之药味看似简单轻薄,实则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逆转病程于水火之中。乃吾辈学习掌握之重点!二诊时患者出现发热,腹痛,大便不畅,积粉苔去大半,脉较前弦而有力,考虑正气来复,正邪交争,郁于少阳而发热,证属少阳阳明并病,以大柴胡汤疏解少阳,通降阳明;结合西医解剖病理考虑,病变位于胆管,胆汁排出受阻,胆道不畅,有局部合并感染而发热可能,故以大柴胡汤疏肝利胆,畅通胆道;加金钱草、茵陈以疏利胆热,鸡内金促进胆汁排出,菖蒲、远志以温胆化痰安神。且待患者三诊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jc/901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