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杨某,男,47岁,因乏力、食少、尿黄、肝功能异常,被确诊为急性肝炎,医院给予了退黄、护肝、能量合剂、胰岛素、白蛋白及清热化湿解毒等中西药物近1个月,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并且黄疸日渐加深,肚腹胀大,并出现糖尿,
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我治疗,面诊时患者巩膜及全身肤色深黄,精神欠佳,肝肋下2cm处偏硬,腹胀大,肢轻度水肿,舌色淡红带紫,苔少,脉虚弦,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U,谷丙转氨酶U,空腹血糖mg%尿糖(++++)。
02
治疗上,仍然用能量合剂、护肝,间日静脉滴注20%白蛋白20m和食前肌注正规胰岛素12U等西医治疗外,加服中药,观其动静。
处方:茵陈,郁金,楮实子,虎杖,石见穿,蒲公英,槟榔,熟大黄,丹参,生白术,益母草。每日1剂,煎汤代水饮。
再诊,患者腹胀的症状好了很多,仍予原方治之。
三诊时,20%白蛋白改为1周静脉滴注2次,巩膜及皮肤黄染逐日见轻,食欲已好,腹中无明显积气及腹水,脐腹平坦,尿糖已少。
四诊,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尿检及血糖检查均正常,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5U,谷丙转氨酶40U以下,白蛋白37g/L,球蛋白26g/L。
后期以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配合中药柴芍六君子汤调理。1月后随访得知,患者病情大为好转。
03
《沈氏尊生书·黄疸》中指出:“又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
本例患者急性重型肝炎,黄疸日渐加深,巩膜及全身肤色深黄,属于中医学“急黄”、“瘟黄”的范畴,病情较为严重。
分析其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夹时邪疫毒,热毒强盛,侵人营血,内陷心包,并损伤肝肾所致。
应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积极救治,中医治疗应泄去湿毒及瘀热,配以活血祛瘀退黄,健脾利水之法。
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准确,治法用药得当,才取得了满意疗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