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抵抗力弱,家长们很担心他们生病。总是怕什么来什么,以下这4种常见病较为喜欢找婴儿的麻烦。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它们,很可能会让小宝宝遭罪。
01新生儿ABO型溶血症
O型血妈妈怀A型或B型血的宝宝,宝宝出生后有可能会出现溶血现象。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黄疸出现早,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症状会迅速加重。ABO溶血患儿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但通常症状较轻,重度贫血很少,只占5%左右。ABO溶血症极少数情况下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形成核黄疸,从而影响宝宝大脑及神经发育。
科学应对不少O型血的准妈妈总担心自己会生溶血儿,想要提前预防,但实际上ABO血型溶血症是新生儿科的疾病,不需在妊娠期进行任何宫内的治疗。
一般来说,在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较早、较重时,医生会先做与溶血相关的检查,以便排除ABO溶血问题。
一旦宝宝被诊断为AB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通常需要进行蓝光照射、输入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当然,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02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虽然为一种常见疾病,但死亡率较高,千万不能大意。与典型性肺炎症状不同的是,它通常只表现出吸吮差、容易呛奶、哭声较轻或不哭,低热或不热,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口吐泡沫等,肺炎常见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咳痰等,反而不多见,因此可能会被误诊为感冒。
科学应对新生儿肺炎症状通常不典型,如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通过检查和肺部X线片即可明确诊断。
无论是吸入性还是感染性肺炎,在选用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后,通常3~5天就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如体温下降、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肺部啰音减少等。
多数新生儿患肺炎需要住院治疗,一般住院时间需要1~2周,待肺炎的症状消失,宝宝能够正常地吃奶,其他化验检查恢复正常,就可以出院了。
03新生儿黄疸
宝宝出生后,其代谢由“胎盘模式”向“肝脏模式”转换,而此时宝宝的肝脏功能远未发育成熟,血液中积聚的大量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于是便越聚越多,皮肤因此逐渐变黄。这种出现在宝宝代谢转换期间的小问题,被称为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黄疸中,有少数宝宝属于病理。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早,全身变黄,伴有厌奶、精神不佳、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且进展迅速,胆红素水平上升非常快,有时只要一个晚上就从正常上升到极危险水平。
科学应对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宝宝的生理性黄疸比较严重,则需要积极治疗,主要治疗是采用蓝光照射,促进宝宝皮肤、血液中胆红素分解,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日常护理中,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通过增加喂养量,可以促进宝宝排便以排出多余的胆红素。
导致胆红素过高的病理因素非常复杂,常见的有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蚕豆病、甲状腺功能低下、基因突变等。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目前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常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若光照后仍无法改善,针对黄疸形成的原因,需以药物或换血来治疗。如果黄疸是由于宝宝胆道闭锁所形成的,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04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多在宝宝出生2~8天内发生,通常出现在颊、舌,软腭及唇部。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由于奶嘴消毒不严、乳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鹅口疮初起时是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后就会相互融合为白色斑片,像奶凝块一样,宝宝整个口腔黏膜都布满了这样的白色斑块。
科学应对母乳喂养的妈妈,乳头上要涂药,哺乳前要洗干净手,内衣也要清洁、消毒;如果人工喂养,奶瓶在使前后,每次都应煮沸10分钟进行消毒,并保持干燥。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宝爸宝妈要抽空多学习一些科学喂养知识,如果遇医院咨询医生。资深儿科专家
1、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作者声明:以上内容均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
医院是医院,为城乡医保、职工医保定点单位,建院十年来,每年接诊病人数万人,住院孕产妇多人,连续8年居宿州市医疗机构分娩量前三位。成熟开展优孕指导、孕期保健、孕期营养、专家会诊、孕妈妈课堂、月子会所、产后恢复、新生儿抚触、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游泳等医疗服务项目。
更多精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