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甄嬛传》里的麝香、红花、苦杏仁吗?
最近大火的《延禧攻略》
“神助攻”叶太医又贡献了很多梗:
曼陀罗叶治失眠
葡萄和茶水不能同食
孕妇吃多了甜食,孩子得黄疸
······
这些说法到底靠谱吗?
五阿哥得了黄疸,只因愉贵人爱吃饼?因为五阿哥刚出生时全身发黄,连瞳孔都是黄色的,“金瞳”在清朝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差点就被高贵妃给活埋了。
五阿哥长大了还要见小燕子呢!
《还珠格格》
待到民间游医叶天士出场,方才诊断出这五阿哥原来是得了病理性黄疸。
而且还诊断出是由于愉贵人爱吃烤饼和糖糕,所以导致五阿哥才会天生带黄。
吓得看剧的孕妈妈们放下了手中的芝士蛋糕、巧克力慕斯、榴莲班戟、冰淇淋火锅······
先看结论
实际上,尚未有证据表明母亲的饮食跟新生儿黄疸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但如果真像愉贵人那样一天三顿以奶制的甜烤饼代替主食,是有可能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而孕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概率,也就提高了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如果孕妇身体条件本来就不大好,又吃了太多大饼、膳食搭配不合理,那这血糖可就容易飘啊。
黄疸,是新生儿期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思维、习惯和各种知识的更新之间激烈碰撞,形成了大量的或靠谱或不靠谱的观点,往往让初为父母的家长们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今天,我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家长常见的疑问,希望给大家一个相对靠谱的回答。
新生儿黄疸不完全指南疑问1,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吗?不是,不是每个新生儿都会出现黄疸,但是大部分会,足月新生儿中大概60%会出现黄疸,早产儿中则有80%左右出现黄疸。
疑问2,两周以内的黄疸是生理性黄疸吗?不是,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这两个观点存在已久,且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人们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但也带来了不小的误导。
生理性黄疸,其实是一个排除性、回顾性的诊断,也就是说排除了其他病理性因素之后,才可以考虑诊断生理性黄疸。所以在新生儿期,尤其是1周以内的新生儿黄疸,无论何种原因均应高度重视,并遵从专业人士建议,密切监测及随访,日龄越小,对于黄疸控制的要求也越高。
疑问3,是不是所有黄疸都必须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不是。
新生儿黄疸,又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其包括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和高结合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非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最常用方法,但对于结合性胆红素增高是无效的。
另外,针对不同日龄的新生儿,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10天的新生儿胆红素达到umol/L可能也不需要进行蓝光照射,而一个1天的新生儿胆红素达到umol/L可能就需要进行蓝光照射。下图是不同日龄的蓝光照射治疗标准。
疑问4,经皮黄疸测试和抽血查的血清胆红素有什么区别?首先,两者都是用于新生儿黄疸检测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前者,无创快捷,应用非常广泛,但仍具有局限性,常常因为孩子皮肤厚度、皮肤色素等因素而出现一定误差,测值往往比血清实际胆红素水平低,因此,经皮黄疸测值较高或日龄超过28天以上的孩子仍应进行血清胆红素的测定。
疑问5,黄疸可以用晒太阳的方法来使其消退吗?理论上讲,既然蓝光照射治疗可以退黄,而太阳光中也含有蓝光,那么太阳光确实有使黄疸消退的功能。但是,蓝光照射治疗对于光源与皮肤间隔距离,皮肤暴露面积等均有极大要求,而将新生儿脱得光光的摆到太阳底下晒是完全不现实的,大多数医生建议宝宝晒晒太阳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补充一点维生素D,而不是靠晒太阳来退黄,所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疑问6,母乳性黄疸怎么办?有很多家长会混淆母乳性黄疸的概念,有些孩子出生才1天,一听母乳性黄疸,赶紧把母乳停了,结果越来越黄,这就是混淆了母乳性黄疸和母乳喂养失败所致黄疸。
所谓母乳喂养失败所致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早期,母乳不足或喂养不力,导致患儿排泄延迟,肠肝循环增加引起黄疸,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继续母乳喂养,并增加奶量,加快胆红素排泄。
而真正的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抑制了新生儿肝酶活性,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无法变为结合胆红素排出体外。其发生时间一般较晚,大多在出生2-4周以后。其诊断有赖于排出其他致病因素并且在停用母乳三日后可见到黄疸的明显减退。
疑问7,口服茵栀黄退黄可行吗?年国家药监总局发文,新生儿、婴幼儿禁用茵栀黄注射液,其实早在十余年前茵栀黄注射液就已经为新生儿医学界所摈弃,其禁用的主要原因,是中成药注射剂制药工艺以及纯度等问题,容易导致人体严重过敏反应。
但茵栀黄口服制剂经大量临床资料所证实,其对于新生儿黄疸是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的,是有效,较为安全的。当然,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是绝对无毒副作用的,尤其是中成药,家长们在使用茵栀黄口服制剂时也应权衡其效益和风险,明确利大于弊时可考虑使用。
资料来源:杨雪永川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
下期预告:曼陀罗叶可以治失眠?留言征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清宫剧里的中医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