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黄疸 > 黄疸检查 > 婴儿黄疸值高就一定要吃茵栀黄吗茵栀黄

婴儿黄疸值高就一定要吃茵栀黄吗茵栀黄

发布时间:2018-12-20 14:41:07   点击数:

婴儿黄疸值高就需要吃茵栀黄吗?

吃茵栀黄可能导致肠绞痛和拉肚子吗?

羊爸说黄疸

普通婴儿黄疸都是在出生后3-4日后出现,一周左右消退。医院医生一般是测黄疸值稍高就会给开茵栀黄,茵栀黄是一种中成药,中医怎么看待这个药的呢?生理性黄疸是可以自己消退的,并不是指标高就一定需要用药,关键还是要看小孩的整体状况,如果小孩吃喝正常、睡的正常、拉的正常、醒时精神好,就是健康的,建议家长不用太担心,不吃药观察更好。因为小儿才出生胃肠道比较脆弱,部分小儿正气弱的对药物会比较敏感,处理这些并不是身体正常需要的药物会有困难,容易导致副作用。婴儿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肠绞痛,症状如:哭闹不安、脸部胀红、膝盖缩起、握拳踼脚。导致肠绞痛的因素比较多,一种因素就是与食物,以及进入胃肠道的所有东西都有关,比如部分小儿不消化奶粉(奶粉比母乳不好消化)会导致肠绞痛。

那吃茵栀黄有没可能诱发或导致肠绞痛呢?

茵栀黄解读

先来看看茵栀黄颗粒的成分是什么: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茵陈——苦、辛,微寒。功效: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栀子-----苦,寒。功效---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黄芩——苦,寒。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金银花——甘,寒。功效: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茵栀黄颗粒作用(度娘上的)--------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由此可见,此药,只适合湿热类症患者,其他症型并不适合。

如果是寒症的黄疸用了茵栀黄,因为清热的中药都会更多地消耗正气,则会导致寒症加重,消化能力会更不好,表现可能如不拉肚子的开始拉肚子。所以极可能一些婴儿的肠绞痛也与服用茵栀黄有关联,所以建议谨慎给小儿用药。建议面诊靠谱中医辨证后再服用。当然并不是说不吃茵栀黄就不会肠绞痛,只是如果有肠绞痛又在吃茵栀黄,可以考虑停药观察。如果不懂怎么回事只听医生的吃了茵栀黄,小孩也没什么问题,那也不用担心,因为大部分小孩都是有能力处理吃进去的中药的。

不适合的情况吃茵栀黄的一些案例

述:我儿子刚出生也被迫喂茵栀黄了,月子里天天十几次的拉述:我家宝宝黄疸三个多月才退,开始喝了一个月的茵栀黄,天天拉肚子述:13天婴儿,黄疸吃了茵栀黄口服液,出现易惊哭闹述:我娃吃茵栀黄吃了一盒多黄疸才退,吃完没多久就开始肠绞痛了。吃茵栀黄那段时间舌苔很厚。述:我家宝宝吃了三天茵栀黄,每天傍晚四五点也有肠绞痛哭到两个多小时述:我家也有这个经历,黄疸退不下去,吃了药,退完了,不久有肠绞痛,因为痛得厉害,现在都快6岁了,还是记得那个痛的哭的样子。述:宝宝因为吃茵栀黄拉肚子,大便是绿色,停药就会改善述:吃的时候都拉肚子所以配妈咪爱吃,但是没啥用

家庭调理

婴儿生理性黄疸持续两三个月才退完的都有,只要小孩其他没什么问题,能健康地吃奶、体重也照常增加,可以考虑观察,医院照蓝光,会加速体表的循环代谢,对黄疸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代价是消耗宝宝正气,正气不足的小孩消耗不起,就会出现津液亏损的情况,比如嘴唇干,虚弱,便秘等等。所以,慎用蓝光。

除了茵栀黄之外其他清热利湿的药物也需要在辨证后决定再使用。湿热黄疸也就是阳黄,属于热症。皮肤颜色黄色鲜明,如橘皮。发病急,病程比较短。常常伴有发热,舌苔黄腻。湿寒的黄疸也就是阴黄,属于寒症,虚症。皮肤颜色晦暗,病程较长,病势缓慢。常常伴有拉肚子,便稀,舌苔白腻,舌质淡。只有阳黄才可以适当使用茵栀黄,而临床现在见到的阳黄极少。

黄疸在家的护理主要方向就是帮助气血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注意保持大便畅通,具体的方法是婴儿可以隔着玻璃晒点太阳,大人可以给小孩揉肚子搓搓背,太极按摩,妈妈尽量忌口一些油腻的东西来确保母乳的好消化性。

用药不能靠病名,需要辨证精神

杨千栋羊爸爸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ishizhile.com/hdjc/410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