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体内物质能量代谢的中心站。据估计,在肝脏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种以上。首先它分泌胆汁,帮助消化饮食;它把吸收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供给我们机体能量,让我们能够精力充沛地完成一天的工作;它能贮藏和燃烧体内的脂肪,控制我们的体形;它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贮存器官;它还能够氧化、还原、分解体内的毒素,吞噬不小心吃入体内的细菌,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实验证明,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应的治疗,最多也只能生存50多个小时。这说明肝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
肝脏是如此重要,因此需要我们系统认识、认真呵护。但许多患者对肝病都有很多疑问,近期我们推出系列,将患者朋友提出的具有共性的问题,一一邀请肝病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池晓玲教授做出解答。
问题一:您有听过残留黄疸到底是什么疸?
医生,您好,我今年28岁,一年前我因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曾住院治疗两个月,转氨酶都恢复了正常水平,但就是那个什么胆红素老是正常不了,它就高那么一点点,不管怎么吃药,它就是下不来,而且我的眼睛还是有一点黄黄的,把我急死了!所以我想问一下,我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
池晓玲教授解答
答:您好,像您这种肝炎后依旧是高胆红素血症的现象,医学上称为残留黄疸。
这种残留黄疸出现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是由于肝炎后,肝脏将直接胆红素转变为间接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肝细胞对间接胆红素的摄取功能受损,使得间接胆红素增高,其他肝功能则多属正常,尿胆红素也是阴性的。
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可偶尔出现乏力、肝区疼痛、食欲减退、腹胀、失眠等症,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但无动态改变。
肝组织活体检查提示肝组织结构正常,没有炎症及细胞的坏死。
对于这种残留黄疸,中医认为是因为脾虚受损,气血化生不足,血行迂缓,痰阻血络,导致气滞血瘀,血瘀日久又可化为痰水,如此痰瘀互结,互相转化,胶著不解,日积月累,恶性循环,是造成黄疸经久不退,残留存在的实质所在。
您这种情况,建议到专科门诊就诊,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痰之品对这一类残留黄疸的疗效还是很显著的。
问题二:他的脸色怎么越来越黑了?
医生,您好,我父亲今年63岁,三年前发现患有乙肝肝硬化,一直以来都挺注意的,他也没有太多不舒服的感觉,但很奇怪,这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脸色好像是越来越黑了,而且脸上好像还有很多瘀点,看起来感觉不太像别人所说的那种老年斑,我就担心他这种脸色会不会与肝脏有关?为什么他的脸色会变成这样呢?
池晓玲教授解答
您好。像您父亲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
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肝硬化阶段的患者,面部皮肤颜色往往变黑,失去了原有的色泽,似有污垢,称为黧黑,有时脸上还可见黑红色瘀点、瘀斑,看上去给人一种污秽感,好像很久都没有洗脸似的,这种特殊的容颜叫做肝病面容。据统计,肝硬化患者的肝病面容约占1/4——1/3,所以,这种肝病面容的出现,对诊断慢性肝病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至于产生这种肝病面容的主要机制,主要就是由于肝脏的解毒灭活能力降低,使得人体内的雌激素增多,皮内的硫氢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减弱,结果酪氨酸酶变成黑色素的量增多,沉积皮内,使皮肤变黑;另一方面,肝病患者交感神经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减弱,促使黑色素生成增多,色素进入皮肤,便出现面色黧黑之象。
中医则认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出现面色黧黑,主要是由于肝病及肾,肝肾两虚,气滞血瘀,脉络阻塞。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肾病在五色中为黑色,病邪日深,肾脏久虚,从而显现黑色的肾脏本色,肾精虚衰,因此黑而无光泽。
像您父亲的这种情况,建议您务必要带他到专科门诊就诊,医生在对他进行全面检查以后才能对他的病情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然后再进行系统治疗,否则恐怕贻误病情。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肝病科普知识,可参阅专著《其实您可以活得更好》(池晓玲编)
省名中医池晓玲赞赏
人赞赏
倍他米松磷酸钠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